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中国出版集团建资源总库走集约化运营
 
http://www.paper.com.cn  2012-06-28 出版商务周报

  2012年5月,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版集团)牵头,会同其他省区市出版集团联合发起建设的大佳网度过了一岁生日。经过一年的运营,大佳网一期提供了一万多部电子书的在线阅读和200万书目搜索等,大佳网二期也正在验收阶段。

  中版集团囊括了诸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优秀的出版机构,如何将这些优质的内容资源打造成数字产品是中版集团所重点考虑的问题。自2002年成立以来,中版集团不断加大对重点信息化、数字化的投入力度。8年多来集团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总计投入2.3亿元专项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数字的资源建设和数字产品研发上。

  数字战略三步走

  据了解,中版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有三部分。一是管理数字化。建立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集团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实现集团全面数字化经营和管理。二是内容数字化。推进集团数字出版资源总库建设,推进各成员单位的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出版资源向数字出版资源的转化,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实现资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是传播方式数字化。推进以大佳网为主平台,各类专业平台为子平台的平台、网站集群建设,以支持集团的数字化出版和传播;开发多种形式的、适用于各种网络终端需要的数字出版产品,以推动渠道和市场应用;形成多种形式的数字出版物发行渠道,以构建完整的数字出版发行产业链,形成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

  中版集团科技与数字出版部副处长周辉向记者介绍,从集团成立到2006年,完成了数字化战略的第一步,2006年以后的工作主要放在数字出版产品和平台建设上。2008年,集团出资成立了中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该公司的核心任务是设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大佳网,同时公司的业务还涉及电子书、数据库、阅读器、手机报、动漫等数字出版产品开发营销,数据加工、信息化系统和网站建设,数字出版相关应用技术研发和网络运行维护等。

  打造数字产品线

  目前中版集团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出版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将集团所属的各出版社的资源一律归类整理,以建造“中国出版集团数字资源总库”,把这些资源全部数字化,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开发、统一运营。二是继续推进大佳网的建设。“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联合全国的出版单位,将内容资源从整理加工形成产品到对外运营做成一个渠道,使资源得以落地。”周辉如是说。三是开展移动终端阅读平台建设。中版集团自主开发的移动复合出版平台主要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将电子书直接推送给终端用户,目前该平台即将上线。此外,中版集团还承接了“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电子书内容标准”的国家重大数字出版工程。

  “尽管集团成立较晚,但各单位的数字化工作开展的比较早。目前,各个产品的主体建设、运营都还在各单位,集团方面主要是对项目的规划、管理和指导为主。”据周辉介绍,中版集团的重点数字产品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和百科在线、中华书局的中华古籍语料库、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工具书在线和辞书语料库、人民音乐出版社承建的中国音乐数字出版与发行平台、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和书业公共数据交换中心、大佳网移动阅读器、中版闪印王等。

  “目前,中版集团的数字化产品线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数字出版服务类,如大佳网、移动复合出版平台、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等;二是数字出版产品类,如百科在线;三是科技产品研发类,如中版闪印王和大佳网移动阅读器等。”周辉补充说。

  行业短版亟待提升

  尽管国内的数字出版大潮已起,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周辉向记者坦言,目前数字出版的版权是最大的障碍。“我们集团虽然所属的各单位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但是据统计,所有的数字资源中具备可运营能力的大概只有20%。为获取更多可用的数字版权,集团将会出台统一的文件,规定在以后的合同中,附加上数字版权的相关内容。”在维权方面,出版社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目前,国内也缺乏成熟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中版集团未来的设想是依托各出版社的自身定位,打造专业的精品在线产品,并将所有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针对此想法,中版集团正在积极出台中长期数字出版规划。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指出了国内数字出版的四大问题。首先,版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传统版权和数字版权的脱离,制约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其次,电子书定价机制不清,价格严重偏低。一个规范的数字出版市场,电子书的定价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机制,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也有利于避免市场的恶意竞争,有利于推动市场的发育、成长。

  再次,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的集约化运营力度普遍偏小,各平台相互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程度不高。

  最后,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出版的内容格式、信息交换、版权保护等标准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企业开展数字出版工作的进程。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