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中国制造产业严重“失血” 谁来买单?
 
http://www.paper.com.cn  2012-08-06 赛迪网

  中国制造业的严重“失血”已非一日之寒,世界经济的持续低靡也绝非日短。随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迫在眉睫,中国的经济导向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大义小利 “恶性交易”带来产业繁荣假象

  随着2011年第五届“达沃斯论坛”会议在大连落下帷幕,温家宝总理在会中明确了中国新的对外经济态度,使得那些盼望着中国伸出援手进行经济救援的“欧美大佬”们,无不倍感失望。但其实,最应该感到失望的却并不应该是 “欧美大佬”们,而应该是中国本土的工业经济。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便进入了高度的敏感期。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经营环境也日益恶化,使得中国的工业经济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有人将其归结为政策出台的不给力,以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然而,这些却仅仅是表面现象,如果深究其中,我们会发现,真正造成我国制造业“失血”严重的,其实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社会的经济走向。

  毋庸质疑,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资本市场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开始逐一上演,国际社会的金融体系也面临全面崩盘,使得全球经济出现了“首次探底”。

  而中国因为基础经济的夯实,在金融危机中波动很小,因此,在国际社会经济体系面临彻底崩盘之际,全球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而中国为了缓解全球经济萎靡状况的继续延续,也不负重望,采取了“大力扶持”的对外经济政策,加大力度增持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债储备,截止到2012年5月,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份额已经达到了3.5万亿美元之多。

  从表面上看,这一数据对欧美等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其实事实也正是如此,但实际上,纵观目前的中国经济态势,这也成为了造成中国目前经济不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不难看出,欧美等国因为中国大量资金的流入,使得本国经济的复苏开始面向利好方向发展,尤其是美国,从2009年2010年,本国经济出现了平稳过度。但是,这些却是建立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事实上,中国政府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援助了美国,而美国利用这些真金白银换回了中国的各样商品,然后中国把自己卖掉商品的钱再援助美国,这一套循环下来之后,所有的人都应该已经明白,我们在交易中,不但没有了钱,更没有了商品,换来的仅是美国那些好象“白纸”的国债券;而美国在交易中,不但拥有了商品,更没有流失金钱,只是少了一些貌似金钱的“虚拟货币”。这样的结果,美国自然是乐此不彼,但是中国,就只有是“谁难受谁知道了”。而我们除了将其认为是我国政府的无私之外,其他的就实在不好比喻了。

  但是,我国在这次交易之中,也并不完全是一无所得,那就是加大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实现了我国制造产业的“飞速”发展。因为中国在交易中把钱“无条件”的借给了美国,使得美国等国家有能力实现了本国的进口贸易,无形当中,便刺激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纵观2009年2010年,我国的诸多制造产业都出现了“井喷”的现象,拿我国的商用车产业为例,2009年2010年,我国的商用车产业便出现了历史的销售“峰值”,而工程机械产业,更实现了产业“黄金时期”的到来。

  然而,却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我国和欧美等国“恶性交易”的结果,而一直将其视为是我国经济良好运行的产物,这是让人悲哀的。

  双重压力 考验政府宏调艺术

  随着我国资金的大量流出,使得我国本国经济发展开始不确定。进入2011年以后,资本市场开始加大经济复苏步伐,使他们“战线”拉的过长而造成了中间环节的衔接脱落,让国际社会刚刚有点缓机的经济状态又开始出现下滑,加之自然灾害的频繁打击,使得国际社会的经济体系又面临崩盘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不是实行“缓慢复苏,逐步拉升”的政策,而是进行大规模的“造钱”运动,诸如美国和日本,都实行了大规模的“印钱”伎俩,并对外宣称,不排除以后会进行更大规模的“造钱”运动。

  这样就使问题急剧恶化,当国际社会所印刷的大量热钱疯狂涌入中国以后,中国政府已没有大量资金用于对抗这些热钱,为了使经济平衡,中国政府也只有实行“有目的造钱”,这样的结果,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截止到2012年5月,中国本国的CPI已经达到了6.5%,并且没有要回落的迹象。

  基于此,中国政府因为“泡沫经济”的加剧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已经没有更大的精力救助欧美,所以,就只有开始缩减对欧美国债的持有份额。这就使经济的恶化程度更加恶化,本来欧美等国因为中国的资金扶持还有一丝经济回暖的可能,但现在中国开始缩减投入资金,对于欧美等国而言,经济短期复苏的可能性无疑是彻底破灭。而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造血”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国内市场已呈完全饱和状态,原本赖以维持的出口贸易瞬间便进入了“冰点”。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改变和国际社会经济走向的持续低靡,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开始陷入运行危机。

  截止到2012年5月,我国的诸多制造产业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还拿商用车产业为例,2011年商用车产业同比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态势。但想要抑制,除了要靠政府扶持等这些表象因素外,根本的恐怕还要我国政府继续增持欧美等国的国债份额,使欧美等国有能力实现他们的进口贸易,从而也间接的拉动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但这样的结果又会使我国政府没有更多的金钱缓解本国的通账压力和泡沫危机。因此,中国政府现在面临的是增持不行,不增持更不行,最终如何解决,就真的要考验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艺术了。

  结束语:

  如果连中国这个最后一个没有因为金融危机所累的国家也陷入了经济运行的问题,那么,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到来就要为期不远了。不过,就算我国能够从经济运行的“泥藻”中站起来,但是我国制造业的“造血”系统该如何补救,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实在不行,就要“持久为战”了。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