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专业平台上进行对话,构建林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总裁王秀强讲到。
“林业作为一个横跨多产业的产业链,因其在生态、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林业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融通已经成为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11月12日,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总裁王秀强在成都举办的2012林业金融创新服务研讨会上谈到,“对投资者而言,真正关心的应该是投资回报率、收益率等经济指标,如果收益水平低无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将制约社会资源进入林业。同时,由于林业经营周期长,面临风险种类多,投资造林风险过高也会影响林业收益,制约各类资本进入。而金融工具就是在林业产业和社会资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林业产业的作用日渐显著
此次研讨会上,国家林业局计资司金融与保险处处长吴今谈到,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总产值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从主要林产品产量来看,中国人造板、松香、木地板、家具、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处于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涵不断丰富、集聚度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吴今认为,在今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林业产业的五大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在深化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林业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在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建设和民生工程上将发挥先导作用;在促进现代林业建设上将发挥推动作用;在满足国计民生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需求上将发挥保障作用。”吴今谈到。
林业产业资本存在缺口
尽管林业产业的作用日渐显著,但在北京林业大学金融系主任秦涛看来,目前金融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林业发展急需要金融支持,但林业金融工具创新不足,在政策设计思路、内容范围、层次上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如今,林业产业资本形成途径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林业金融信贷、林业引进外资、林业产业自身积累四个方面。有数据显示,目前,林业建设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为71.17%,自筹资金为10.37%,其他资金为8.43%,利用外资5.16%,国内贷款4.87%。
具体来看,近年来,国家对林业的财政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国家无偿拨款部分由于其无偿性且受到国家财力的限制在短期内已经难以大幅度提高。
在金融信贷方面,秦涛谈到,“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难以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他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从信贷体系来看,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对象有限,开发性金融服务策略是“抓大放小”,使得有限的分支机构与分散广布的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难以衔接。另外一方面,虽然农信社是林业信贷服务的主力军,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林农得到的贷款非常有限。而商业银行具有逐利性特征,分散的林农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难以对众多且分散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甄别工作,贷款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而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滞后,且专门从事林农小额贷款的发放,无法满足林农大额贷款需求。
从引进外资方面来看,林业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较小,区域、产业分布及项目结构面临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
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来说,商品林相对的投资收益率低、风险大状况,对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
现阶段,我国林业资金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投入,金融信贷、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总量还比较少,占比过低,“林业资金来源结构过于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存在严重的"金融信贷缺口"、"引进外资缺口"和"资本积累缺口",具有逐利性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只有在具备合适的制度安排和利益驱动的情况下,才愿意进入林业领域。”秦涛谈到。
构建林业投融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森林保险+订单农业+林产品期货市场”一体化风险管理工具,将众多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的林农与林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紧密联系,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
对于目前的林业金融创新,秦涛建议,首要的就是要搭建投融资平台。依托于现有林业要素市场(林权交易中心)组织区域性的林权交易所,丰富交易模式和品种,以此作为林业企业和林农的信用平台,并组建林业信用担保机构。
目前,位于成都的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西南中心,提供了专业平台在林业领域内为企业实现资金融通,并提供金融创新服务,引导资源、资本、要素进入企业,为林业企业搭建高效的融资渠道,实现产业高效发展。
同时,可引导大型林业企业组建及金融机构组织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依托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对区域性森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后可考虑采取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和林业信托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
培育和组建林业龙头企业作为承贷平台,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资金传导给中小企业和林农。
创新森林保险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公益林以林业风险基金方式,商品林采用商业化运作加财政补贴模式。“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专业平台上进行对话,构建林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总裁王秀强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