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条消息将各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欧盟的碳交易上,一则是欧盟委员此前建议在2013年秋季之前暂停征收航 空 碳 税 ,二 是2013年 至2015年间欧盟境内可供交易的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予以冻结。这两条消息反映了欧盟在培养碳交易市场上的苦心与无奈。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2005年设立,受欧盟委员会监管,是欧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覆盖欧盟全部成员国和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等共30个国家,涉及的工业领域包括发电、炼油厂、钢铁厂、水泥、玻璃、陶瓷、造纸、制砖等一万余家企业。
欧盟碳交易机制遵循“限制和交易”原则,依据每年规定的碳排放总额向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若超额排放,将遭重罚;若减少排放,可获碳信用。碳配额和碳信用可作为许可证在碳市交易。另外,碳交易市场参与者包括银行、投资机构、碳交易企业等。到目前为止,碳交易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金融产品。
2012年初欧盟将航空业也纳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被纳入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一要求从侧面显示出欧盟推动碳交易的决心。
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量为176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5倍以上。而其中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要属欧盟市场。2011年欧盟碳排放交易量达到1480亿美元,占全球的84%。可以看出,欧盟在建立和培育碳交易市场上的力度是很大的。
而其背后,似乎也隐隐地透露出欧洲人建立“碳货币”的苦心。自从欧元诞生后,这个被欧洲人寄予厚望的货币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锚”。大家知道,美元之所以能在全球畅行无阻,除了背后有美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美元先后绑定了黄金和原油这两个“锚”。而欧元要想成为和美元比肩的世界级货币,没有一个像样的“锚”是万万不行的。
俗话说“好事多磨”,刚刚经历发育的碳交易市场便遭到金融危机的“倒春寒”,弄得碳价一跌再跌。再这样下去不仅刚刚发育的碳交易市场会成为“畸形儿”,就连未来的欧元之“锚”恐怕也会成为“跛脚鸭”。因此欧盟不得不宣布冻结碳排放配额,这样一来不仅碳排放的价格可以止跌回升,到了将来经济恢复增长,碳需求增加时,欧盟手里也正好有大量储备,就如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的美国手里有大量的黄金储备一样,完全可以成为支撑欧元信用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