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林纸一体化模式的中国尴尬
 
http://www.paper.com.cn  2013-01-18 东方早报

  官方推介近20年的“林纸一体化”模式,资金门槛问题依然未有明显改观。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智光近日对早报记者称,现实已证明林纸一体化具有可行性,但目前门槛还是很高,“造纸企业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同时要一个稳定的营林(营造造纸林)合作模式。”

  国内最早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的上市企业中,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就曾被曝出面临资金困境。

  同样力主林纸一体化模式的,还有印尼金光集团旗下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

  所谓林纸一体化,就是指以造纸企业为主体,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结合起来,建设造纸企业和原料林基地,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格局。林纸一体化,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林浆纸一体化。

  这一经营模式起源于西方国家的造纸行业,在瑞典、芬兰较为流行。2011年底发布的《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造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继续完成《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配套500万公顷林(竹)原料基地的目标。

  “草浆制纸比例仍很高”

  “为什么中国林浆纸一体化还没发展起来?这就要回到中国四五十年来一直存在的‘草木之争’问题上。”APP(中国)公关总监兼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文展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造纸业一直在讨论“草浆造纸为主”,还是“木浆造纸为主”,1958年定下以草浆为主。

  “当时国家集体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只能用草浆。”张文展说。

  但草浆造纸存在一些缺点,如含硅量大、黏性高、黑液提取率较低。张文展说,大概在1995年左右,中国造纸业才真正确定以木浆为主、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其后林浆纸一体化才蹒跚起步。

  张智光把林浆纸一体化的营林环节,比喻为造纸的第一“车间”。张智光说,林浆纸一体化前期可保障原料,后期可实现环保。如果使用国际先进技术,(木浆造纸)可做到清洁生产,“木浆制出来的纸比草浆质量高,二者产生的污染物差不多,但草浆后期污染物使用同样技术难以处理,使用木浆原料,碱是可回收的。”

  《造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及,中国造纸业木浆用量由2005年的1130万吨增至2010年的1859万吨,占总用浆量的22.0%。到2015年的目标是,木浆比重要增至24.3%,废纸浆要略增至64%,非木浆则要由2010年的15.3%降至11.7%。

  据张智光称,政府已关停并转一批造纸企业,但中国草浆制纸比例还是很大,比国外大很多。

  由草浆转向木浆,于林纸一体化发展模式而言,仍只是个开始。张文展说,中国造纸企业约3000家规模造纸企业中,只有三四十家采用林纸一体化模式。

  根据《造纸业“十二五”规划》,2010年中国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有3724家,其中大型企业33家,中型企业388家,其余均为小型企业。

  订单林业的风险

  中国官方推介多年的模式,进展缓慢的原因还是其本身的高门槛。

  对造纸企业来说,要想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首先要解决林子问题,而购置和管理林地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岳阳林纸证券部的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岳阳林纸比喻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告诉早报记者,岳阳林纸从2000年开始摸索林浆纸一体化模式,2003年发展比较快,那时运气比较好。

  但近两年岳阳林纸频频被曝出面临资金压力。上述岳阳林纸证券部工作人员解释,种林的投入比较大,尤其是第一年投资更大一些,之后还有培育和养护(需要资金)。

  去年9月,岳阳林纸曾宣布,因“原签订收购意向协议的出让方提高出让价格,影响收购效率”,不得不将“子公司茂源林业的林木收购地由湘、贵等地扩大至湘、鄂、赣、粤、桂等省区,树种由松树扩展至杨树、桉树”。

  当时即有分析指出,岳阳林纸的林业资产大量为订单林业,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委托农户培育林木,10-15年后砍伐收购。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是,10-15年育林期过后,农户要求上市公司按照市价回收林木,而上市公司前期在林木种苗、病虫害防治方面已投入大量资金,如按市价回收则得不偿失。

  按岳阳林纸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拥有自营纸材林基地200万亩,加上订单、合作造林、收购青山等营林模式,公司可控林业资源超过500万亩。

  “林浆纸一体化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关键是怎么管理,有些私企管理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学习。”上述岳阳林纸人士说,“这是新的模式,应该给造纸企业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做这个事。”

  林权体制阻力

  自营林地固然可以规避“遭临时涨价”的风险,但问题同样不少。

  据他称,在芬兰,法律对采伐计划有着严格规定,造纸企业“要种的多,砍伐的少”。

  在张智光看来,在营林方式方面,要鼓励人工混交林的培育,以避免单一树种的生态风险,并提倡自然力和人力的有机结合,发展近自然林业(编注:所谓近自然林业,简而言之,就是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

  APP(中国)林务副总经理黄文丁的疑虑是,中国目前的林权体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和造纸业的发展。一些农民无法从林业上获益时,甚至会一把火烧了树林。黄文丁说,林权改革已十分必要。

  张智光也指出,林权改革后出现林地破碎化,变成一家一户经营林地,而原来公司可和林场或当地政府签合作协议,现在面对一家家农户,合作成本提高了。

  除了林权改革,张智光还提出,原料林建设投资风险大、资金筹措困难、原料林培育技术落后、采伐限额的约束、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纸管理体制的分割等问题,都在困扰着林业发展。

  多层次供应链待建

  张智光的建议是,企业和林农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层次的供应链。自有林地作为“蓄水池”,调节价格,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外围需要关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然后是松散的农户和小型农场,作为供应链成员。

  好处显而易见。张文展举例称,原料林围绕在纸浆厂周边,运输成本最低,一吨纸成本可降低100美元左右。

  “总共70家左右的现代造纸企业使中国从造纸古国成为造纸大国,但从造纸大国向造纸强国迈进,林纸一体化是必须要走的第一步。”张文展的设想是,未来中国造纸格局是,走林纸一体化的企业和在生产及环保上具有足够规模的企业为主,中间是贴近市场、满足用纸消费的加工厂,然后是一些特种纸厂点缀其间。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