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福建探索林改配套金融改进入“瓶颈期”
 
http://www.paper.com.cn  2013-03-01 《瞭望》新闻周刊

  近年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福建省积极探索林改配套金融改革,率先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为林农解决“贷款难”问题。然而,日前,记者在福建林区调研发现,受制于林权流转市场不完善、贷款周期与林木生产周期不匹配、“联户发证”制约、评估风险大等因素,林权抵押贷款呈现“裹足难行”的局面,制度设计有待完善,相关瓶颈亟待突破。

  基本上“停滞不前”

  “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抵押物,林子落实到农民头上后,农民就可以拿着林权证到银行去抵押贷款,林子从‘死资产’变成了‘活资金’。”接受记者采访中,福建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翁小杰说,林权抵押贷款盘活了农民资产,是一项很好的探索,但当前福建省在推进过程中进展缓慢,金融机构热情不高,农民兴趣不大。

  究其原因,福建建瓯市东峰镇记源村村民张德瑞向本刊记者具体解释说,“银行林权抵押贷款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有100亩以上的林子才考虑给予贷款,记源村530户农户只有9户拥有林子的面积超过100亩,正常的都是10~30亩,能够获得贷款的农民很少。林权抵押贷款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费用,如评估费、担保费等,成本很高,农民对此兴趣不大。”

  而银行也有自己的理由。南平农商银行风险合规部总经理邓勇向本刊记者坦言,当前,林权抵押贷款还是很难普遍推行,该行主要是做一些林业公司和林农大户,散户很少做。截至2012年8月底,南平农商银行共发放户小额林权抵押贷款63笔,贷款余额才390万元。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50.69亿元,绝大部分需要资金发展生产的林农未能获得贷款。这跟福建省5000多亿元的涉农贷款余额相比是“杯水车薪”,只有总额的百分之一左右。

  事实上,按照有关估算,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可以做到200亿元。然而,福建银监局政策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说,这两年信贷政策收紧,贷款成为稀缺资源,农民通过林权抵押获取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需要破除“四大障碍”

  记者在基层调研了解到,林权抵押贷款“裹足难行”主要受制于四个因素:

  其一,林权流转市场建设缓慢,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分行纪委书记陈小艳说,风险是银行考虑最多的因素,而目前林权流转市场不完善,作为抵押品的林权证不能自由流转,贷款环境不好,贷款风险较高。农行浦城县支行发放过一笔18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但由于林权流转市场不完善,到期一年多至今未能收回贷款。

  福建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翁小杰说,福建林权流转主要依托当地林业局下辖的林业服务中心,“对于林业服务中心来说,林权流转并不是他们分内的事,完全是服务性的,增加了行政成本。很多地方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愿意承担这个‘贴人又贴钱’的工作。”

  其二,贷款周期跟林木生长周期“错配”。翁小杰说,目前商业银行的林权抵押贷款周期一般是一年,“林业跟水稻等种粮业不同,林子培育一般都要八九年时间,幼林期需购买种苗、化肥等,资金需求大,而林子未成熟前农民就要还本付息,压力很大,容易出现逾期,一年期贷款肯定是有问题的。”

  其三,“联户发证”增加林权抵押贷款协调成本。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林改初期,为减少障碍,福建省对暂时不宜或不能划分到户的林地采取“联户发证”的做法,少的3~5户、多的8~12户共同持有一本林权证。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方式弊端日益凸显。“联户发证”加大了林权抵押的协调成本,林权证上所有林农都签字同意才能获得贷款,这就增加了难度。

  其四,林权评估存在“道德风险”。建瓯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张隆宝说,林权评估、抵押基本上都在当地林业部门,这就造成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权力寻租,林权高估的现象经常出现。建瓯农信社曾经出现一笔贷款,林改成交价为11.32万元,评估价却达232万元,贷款出现风险后造成该农信社损失130多万元。

  相关人士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从宏观层面明确贷款操作流程,限制贷款利率。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在贷款规模、风险容忍度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政策贴息力度。

  翁小杰说,“应根据造林、育林资金需求特点,探索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运作模式,提供符合林业生产周期的信贷产品,处理好林木生长周期与贷款期限安排之间的关系。”

  福建南平银监分局副局长余里建议,加快培育评估中介机构市场,建立资质合规、数量合理、覆盖广泛的评估机构网,制定统一的评估体系和参照标准来指导规范各评估中介机构的工作,促进金融机构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另外,林业部门应规范“联户发证”工作,加快推进产权到户,做到“每个农户都有山,有林权证”。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