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境执法趋严的今天,这家造纸企业为何屡屡出现环境违法行为?这样的企业还能否 再生 存下去?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石阜村,采访了事件的主角——浙江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 公司 董事长方君初和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对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进行了深入了解。
从2011年至2012年的短短两年时间里,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就收到了7张环保罚单
在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方君初,他一身灰褐色西装,脚穿运动鞋,看起来与身边工人并无二致。
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朴实人”,就是短短两年时间里,收到7张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的人吗?
虽然很难让人给两者划上等号,但方君初很快承认了这一事实。
方君初告诉记者,这家造纸厂是他于1980年帮助村里筹建起来的,而那时桐庐县环保局还没有成立。1985年,应村里请求,他从外面回来承包了这家企业。
最初,造纸厂并没有上马污水处理设施,因为采用废纸造纸,企业排放的污水都被村民们抢去浇灌稻田了。
后来,为了处理污水,桐庐县环保局出资4万元,帮助企业建了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1999年,造纸厂转制后成为桐庐石阜造纸有限公司,方君初任董事长。
“那时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因为我的企业解决了村里几百人的就业问题,所以企业发展一路绿灯。”回忆起当年的“幸福时光”,方君初仍无限怀念。
这一年,企业在原有的1092型纸机基础上,新建了一条1880型纸机生产线。
2002年,1092型纸机停机报废,2003年又扩建了一条2640型纸机生产线。这一次,环保的要求提高了。
2004年9月,这条生产线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方君初第一次知道了“ 环评 ”、“三同时”是咋回事。企业发展壮大,两条生产线加在一起,年生产量可达5.1万吨白版纸。
问及企业目前的生产情况,方君初说,目前经常是开一周停一周,“2012年只生产了两万多吨纸,大部分时间都停产,光停产整改就3个多月。”
透过斑驳破损的窗户,记者看到1880型纸机生产线仍处于停产状态;车间内外地面上有不少污浊的泥浆水,生产线污水处理池一带地面上蒙着厚厚的污水水垢。而在不远处一幢水泥墙面的车间里,一台2640型造纸生产线正在生产。
记者在桐庐县环保局采访时了解到,2010年,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因为生产经营不善,企业开开停停,税收仅上缴了61万元。2011年初,公司将2640型纸机生产线承包给一名江苏人经营,当年税收达到136万元。
然而就在2011年1月~9月,这家公司被桐庐县环保局查处到排放红色超标污水、利用雨水管偷排污水和用清水稀释排放污水3次环境违法行为,共被处罚17.17万元。
2011年12月底,杭州市、桐庐县两级环保部门在检查中,又发现这家公司污水池满溢,排放污水超标,被处以30.4万元的重罚。
2012年9月6日~7日,根据群众举报,浙江省环保厅与杭州市、桐庐县环保部门一起对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调查。
经仔细查勘,环境执法人员发现了这家造纸企业的4起环境违法行为:违反“三同时”要求擅自技改;未正常使用大气污染防污设施致锅炉大量浓烟冒出;排污口 废水 超标;违规开挖的 沉淀池 未设置防渗措施,造成污水渗排至环境。环保部门现场开具了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
2012年9月8日,桐庐县环境监察大队再次赴这家造纸企业,就其存在的相关环境违法行为做调查询问笔录,并对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分3项立案,共处罚款18万元。
2012年9月11日,浙江省环保厅下达了《关于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问题的督办意见》。第二天,桐庐县环保局即呈文报请桐庐县人民政府责令这家企业停产整顿。
一家曾经一路绿灯的企业,因多次环境违法而遭遇了“红灯”。
仅仅两年,就收到如此多的环保罚单,想来也必记忆犹新。然而,当记者问及时,方君初却并不那么清楚,他说仅记得2011年12月底因公司污水池满溢而被罚款的事情:“当时杭州市的环保执法人员正好来了,罚了30万元。”
说到这里,方君初有些不好意思:“那一次百分百记得,其他处罚都不记得了。”
而据记者的调查,浙江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受到的环保处罚不仅仅是这两年的7次处罚。
此前有案可查的记录是:2004年~2008年之间,这家企业就被杭州市、桐庐县两级环保部门处罚过6次,共计罚款20万元;在2011年“世界环境日”杭州市环保局公布的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中,这家企业就榜上有名。
看来,此前的处罚和公开曝光,方君初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只有30万元的重罚严惩才让他长了点记性。
但对于2012年因被群众举报后被查处罚款,方君初却认为自己是冤枉的。这不禁让记者奇怪了:省、市、县环保部门三级联查还能冤枉了他?
“说我擅自技改,但我生产能力没有改动,只是换了个烘缸。大缸换两小缸,我没有改大。按这样说的话,那我不是一点都不能动啦?”
对于方君初的说法,桐庐县环保局给出的回答是:烘缸增加,可使烘干的速度更快,能够增加造纸的产量,违反了环评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超标排污,方君初说,当天没有生产,而承包人看到污水池末端的标排口脏,用自来水洗了一下,环境监测人员采样化验,测出COD超过120mg/L,“那是水垢洗出来超标了”。
一旁的承包人也跟着叫冤:“这水其实看着很清的。前年那次也是因为一个年纪大的村民看下班时间到了,与交班的人打过电话就先走了,中间差了20分钟没交接上,才造成污水池满溢。”
对于这种说法,桐庐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 环境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只要污水超标排放,就是违法。他们的这些说辞,只能更加凸显环境法制意识的缺乏和日常环境管理的混乱与无序。
对于锅炉浓烟冒出而被处罚,方君初更认为自己冤枉,他给出的解释是,当时锅炉在烧柴,“把柴往锅炉里塞,烟就往外冒。他们问我烟是哪里来的,我说可能是风机没开,风机开可能会把(除尘)布袋烧了。”
记者了解到,就在桐庐县环保局对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进行立案处罚后,方君初申请召开了有关公司“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政处罚听证会。主持听证会的,是桐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在听证会上,方君初的主张有两点:一是厂区西侧两个未经任何防渗措施处理的沉淀池内有大量泥浆水,但泥浆水是承包人生产所产生,因此不该处罚他,而应处罚承包人;第二,因现场未发现暗管,他并无私设暗管行为,因此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调查人员认为,虽然生产线承包给他人,但主体还是这家公司,并无异议。而私设暗管的法律适用,就包括“其它擅自改变污水处理方式、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废水等规避监管的行为”。公司未经环保审批设立未采取防渗防漏措施沉淀池的违法行为,就可提请县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在被列为“环境信用等级黑色企业”并公示前10天,桐庐石阜造纸有限公司却更名为“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以规避负面影响
在2012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三级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的全面调查中,环境执法人员竟发现,2012年6月15日,杭州市环保局曾将桐庐石阜造纸有限公司列入“环境信用等级黑色企业”并登报公示,而在此前10天,企业却将名称变更为“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对于为何选在此时更名,方君初给出的答案是“因为股东换过了。”至于为何改为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他的说辞是,公司经营范围中有“销售特种纸”一项,并不是将生产线改为特种纸生产。
杭州市环保局调查报告显示,因在正式下发《关于公布杭州市2011年度重点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分类结果的通知》前,有一个对企业的“告知”程序和县、区(市)环保局的“初评”程序,故企业、县环保局相关领导和相关环境监察人员是提前知道的。
企业提前知道,社会公众及相关部门还不知道,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正是利用这种时间差来为企业更名,以规避评为“环境信用等级黑色企业”对其经营方面的影响。
查明情况后,桐庐县环保局在当地媒体刊登通告,说明原桐庐石阜造纸有限公司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同样适用于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并函告中国人民银行桐庐县支行。
经环保人员现场检查确认,这家造纸企业生产的就是白版纸,并无特种纸。
方君初说,他做最差的纸,全省最差的纸要到他这里来买,“我生产的纸做箱包垫板、衬衫板,看起来都是白的,但骨质差,因为里面是用污泥纸浆做的。”
据方君初说,目前仍由他经营管理的1880型生产线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连外排口都没有,因为他实现了“环保型”生产——废水经过加药沉淀后回用,连污泥都能回用于C级白版纸中间的夹层。
而外包出去的2640型生产线,由于生产的是品质稍好的双面A级扑克牌纸,有一套当时配套建设的包括加药沉淀、气浮、生化在内的污水处理系统。而近两年的几次处罚,也多是因为这条生产线违法排放所致。
“我让生化池的水也不要排了,全部回用。”方君初说。
对于1880型生产线废水、污泥全部回用这一说法,记者表示了怀疑,并向省、市、县三级环保执法人员求证。
为此,环境执法人员调来挖掘机,将厂区内的雨污管全部挖开,但并未查到有暗管或利用雨水管偷排现象。他们心中的疑问,只有等企业恢复试生产之后通过日常监管来排查清楚。
方君初表示,现在环保排放的要求太高,企业只有做到不外排,循环回用才能生存下去。因为自己的企业不是在江边,排出的污水要经过3个村庄,2011年被查到排出红色污水就是被村民举报的。
“要是在江边上的话就好排,政府就管不到了。”他的一席话再一次让记者愕然。
方君初向记者报怨起让他“吃不消”的环保成本:
除了早年桐庐县环保局出资4万元钱造的污水处理设施,1999年,企业造了沉淀池;2003年,花150多万元为新生产线配套建设了4000多立方米的沉淀池,还建了两个气浮池;2007年提标改造,又投入100多万新上了生化处理池。前几年,企业安装了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又上了 烟气 脱硫 、布袋除尘、水膜除尘等设备。
在锅炉改造方面,方君初说,虽然杭州市、桐庐县两级环保部门补助了60%的资金,他仍花了60多万元。这一次全面停产整治,又花了200多万元。而每年污水处理运行费还要花上百万元,“现在治理1吨污水要花两三元钱,吃不消了。”
面对浙江省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方君初心里仍然打着“小九九”。但对政府来说,企业重组进入园区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被叫停之后,方君初与承包人按浙江省环保厅的督办意见,用3个月时间进行了整改。
整改期间,桐庐县环保局将这家造纸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每周进行两次跟踪监察和整改指导,同时还进行夜间“飞检”。
在2012年10月进行的检查中,桐庐县环保执法人员发现企业曾恢复生产,当即责令并监督企业停止生产。
2012年12月25日,杭州市环保局成立了整改督查小组,对企业进行整改验收。督查小组验收后认为企业基本整改到位,为进一步验证整改效果,同意试生产3个月。2012年12月29日,企业开始试生产。并每3天取一次水样进行检测,达标了再排出去。
但整改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根据《浙江省造纸待业整治提升方案》和《杭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规定,桐庐县政府已明确浙江桐庐方氏特种纸业有限公司1880型造纸生产线应在2013年予以淘汰。
对于淘汰出局,方君初有自己的看法:“市场有需要就不会淘汰,没需求才会淘汰。如果市场没了,我自己关了,都不要政府来关。”他认为,目前市场还需要他这样的低端产品。
看来,认得清市场行情的他,对浙江省近两年大张旗鼓开展的重污染高耗能 行业 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还没有一点清醒的认识。
“省里正在开展的六大行业整治,其中有造纸行业,里面有详细的25条整治标准。”记者提醒方君初。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全部对照过了,就只差一个应急池没建,“我觉得造纸厂不应该建应急池,又不像电镀厂。”
接过方君初手中的造纸行业25条整治标准材料,记者看到,在每条标准后面,他都进行了备注。
其中,在“生产线幅宽在2米以下的淘汰”一条后面,他备注了“门幅2.05米,加宽了”;在“厂区整洁卫生”后面,他也注上了“符合”。看来,方君初心里早就打好了“小九九”,并以自己的理解,将浙江省的整治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
但对于企业早晚将被淘汰的命运,方君初也并非不知情。
“村里的小冶炼厂前些年就关光了。我现在和一个企业在谈,最好做大,要建就建10万吨或20万吨的造纸生产线,现有的设备就不要了。”他告诉记者,当地环保部门设想他能把企业调整到开发区去,他也想过去,“但是不能叫我亏本。”
比方君初更为焦虑的是桐庐县环保局局长汪文清。这位精明干练的女局长,因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县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而获得过不少赞誉。可这一次,因为这么一家企业的存在让她大伤脑筋。
“对这样的企业,环保部门是希望能尽早关停。但是,很难关。”汪文清说,这家企业始终在不断地整改、不断地提升,并未达到法定关停条件,为此她还请地方人大参与过监督。
“怎么能更好引导、更好解决这个问题?我对企业负责人说,这次的全面整治后,可能不久后会再一次面临着整治。最好利用这个机会,实现真正的整治提升。”
汪文清设想,如果能够通过企业间自主的兼并重组,让全县几家造纸企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并进入工业园区,那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企业设备工艺能更加先进,实现污水纳管和中水回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能推进园区的集中供热,一并解决“煤改气”问题。
“但能不能实现?很难。”汪文清说,这里面涉及到土地置换、企业利益、村民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并非环保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现在,企业也感觉到了环保的压力,也想有机会能够做大做强。为此,环保部门正积极谋划思路,帮助企业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