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
目前,国内多数造纸企业的特种纸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2010年,智利强震影响了全球8%的商品浆供应和我国14%的木浆进口,加上造纸强国芬兰的罢工,引发了国际特种纸价格大幅上涨,多个品种造纸的价格都已超过近10年来价格的高点。特种纸价格上涨让造纸企业不得不缩减产量,收紧库存。
据《2013-2017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1年,我国共有造纸企业2620家,从业人员达708522人,同比增长5.65%;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6989.89亿元和4129.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714.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54%;实现工业总产值6809.10亿元。造纸行业的经营效益较好,实现产品销售利润699.62亿元,同比增长17.95%;实现利润总额362.13亿元,同比增长6.20%。预计到2015年,造纸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预计这种紧缩局面短期内不会扭转。中长期看,造纸价格走势上涨概率还是较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造纸行业市场调研小组预测,2011-2015年,国内有意向投产的造纸产能达到4600万吨,预计新增1130万吨阔叶浆需求,380万吨针叶浆需求。而2010-2015年间,阔叶浆新增产能达到1400万吨,针叶浆为150万吨,但是在2011-2012年期间,新增的木浆线不多,大部分在2013年后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