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少有人注意,日常饮用的10袋纸质软包装液态奶中,至少有8袋是由瑞士利乐包装公司提供的生产线和包装材料生产的。伊利、蒙牛、三元、光明、汇源、娃哈哈、旺旺、银鹭等中国企业均使用了利乐的包装。现在,这家企业遇到了“麻烦”。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对瑞士利乐包装公司进行调查,理由是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接受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近年,国内包装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技不如人,在产品合格率及设备服务方面仍不敌外资企业。国内企业和洋品牌正处于“与狼共舞”时期,需要加快提升自身质量。
洋品牌一家独大
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局长会议上透露,国家工商总局已对瑞士利乐包装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目前正组织20个省市工商机关进行相关调查。利乐公司涉嫌利用其在液态食品包装设备和维修等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搭售包装材料、实施差别待遇,这些行为已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相关规定。
目前利乐公司在全球共有39家销售企业、42家包装材料和封盖厂以及8家灌装机和加工设备组装厂。2012年,利乐公司共生产了1732亿件包装,销售收入约为111.55亿欧元,中国市场贡献了1/3以上。
在中国市场,利乐处于绝对的“老大”地位。“去年中国的包装市场规模有300亿元,利乐仅销售包装一项就占了180亿元的市场份额。”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乐公司和协会层面沟通时曾表示,公司的确存在垄断行为,但他们认为没有违反正当竞争条款。对于案件的定性,董金狮不愿过多评论。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菌包装市场每年需求量为1100亿包,其中瑞士企业利乐占600亿包,德国企业康美占100亿包,国内企业一共只占400亿包。更为重要的是,利乐等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进行捆绑销售,引起国内下游企业普遍不满。
中国如此巨大的无菌包装市场,为什么大部分落入洋品牌之手?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这主要是两个因素所致:其一,外资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较早进入中国市场,随后通过捆绑销售等不正当竞争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其二,国内包装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技不如人,在产品合格率及设备服务方面仍不敌外资企业。
“与狼共舞”需实力
根据《反垄断法》第47条规定,利乐如果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不会影响国内的供应,无需太担心。”董金狮说,除了利乐之外,国际上还有德国康美、意大利IPI等无菌包装生产商可以补充进来。
熊晓坤表示,洋品牌垄断国内无菌包装市场不仅会限制国内无菌包装行业的发展,更会对下游企业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大生产成本。国家对利乐公司立案调查如果成立,利乐公司捆绑销售等行为也将被查处,国内包装企业如果抓住难得机会,会有不错的发展。“包装的价格有可能因此而下降。”董金狮分析说,目前一个普通的利乐无菌包装,售价0.24元~0.4元一个,捆绑销售花费的成本更高。“如果利乐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受到处罚,国内的包装价格将会下降,降幅在20%左右。”
此外,董金狮认为,中国加入WTO十多年,要学会利用国际贸易的规则维护国内市场竞争秩序和民族品牌的发展。通过充分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对于捆绑销售和垄断行为,则应该反对。
不过,董金狮强调,现在国内无菌包装行业正处于“与狼共舞”的时期,现在国内的无菌包装技术仍需要学习和提升。比如,在无菌包装次品率方面,国外优秀品牌能达到万分之一,而国内的只能达到万分之三。“中国需要引进技术和管理体制,以保持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