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骄阳似火,记者在龙泉县兰巨村的阳光茶园基地,董事长蔡利武指着蜿蜒起伏的茶地说:“起初以1950亩毛竹林做抵押得到了120万元贷款,用这笔贷款,创办了金观音茶叶加工厂,如今金观音茶叶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还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茶叶生产,今后几年内实现产量产值翻番不在话下。”
在丽水,有20多万人和蔡利武一样,通过自己家的这片山林,让叶子变了票子、 活树成了活钱、青山变成金山、资源成为资本。
告别“砍树换钱”
位于浙江西南部的丽水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素有“浙南林海”之称,林地是这里最大的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到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因为这里人口密集,缺少耕地,过去许多家庭往往通过“砍树”来“换钱”。
从2006年开始,这种现象改变了。丽水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模式,促进森林资源流转盘活和创业增收。
随着山林承包期的推进,2006年,丽水市进一步完善了延长责任山承包期50年的林权制度改革基础工作,山林延包换发证工作全面结束,共核发林权证570478本,发放率达99.2%。
当青山有了“林权证”,不正是最好的贷款“抵押物”吗?何不让青山来作“证”?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后认为,林权证完全可以变成一张张“绿色信用卡”。
丽水全市林地面积2100多万亩,平均算来,丽水每个农民有10亩左右的山地。按每亩价值1000元计算,全市的森林资源资产达210多亿元。不算增值,且按210亿元资产和60%的抵押率折算,丽水市就可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26亿元,这笔资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贷款担保难问题,活树完全能变成活钱。
就这样在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和当地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丽水市试水林权抵押贷款,创新贷款方式,将巨大的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活树如何变活钱?
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行长孔祖根的话说是:“用最少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成的事。”
怎么做?丽水市以“多平台建设、多机构参与、多品种覆盖”的方式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全市9个县(市、区)都设立了林权管理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四位一体”的林权服务机构,制定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权变更登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力地促进了林改工作的深入推进。
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丽水市全面推广“林权IC卡”。林农凭着“林权IC卡”,就可以查询所承包的每一块山林的坐落位置、地形地貌、林地、面积、林木蓄积、山林价值等相关信息,并可依此IC卡直接办理林木采伐、林权抵押、林地流转等手续。凭卡办理贷款时间也从一周缩短到半天。
截至2013年3月末,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1.13亿元,居浙江省首位,惠及林农20余万人。6年来,丽水市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8.91万笔,累计贷款金额67.87亿元,平均单笔贷款额为7.62万元。截至目前,贷款不良率仅为0.17%。
当“资源”变成“资本”后
卜广禄是丽水市云和县紧水滩镇的林农,当他拿到林权证时,不明白这张“废纸”能抵什么用?2007年,他看电视时得知可以进行林权抵押贷款,便将信将疑地拿着林权证来到了当地信用社,结果真的贷到了20万元。
“当时真不敢相信这张“废纸”值这么多钱!”卜广禄说。随后,他用这笔钱和亲戚一起办起了龟鳖养殖场,今年底产值即可达到50万元,预计利润20多万元。
龙泉阳光农业有限公司从2003年创建以来,就陆续以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从周围村集体和150多户农户手中流转了荒山4000多亩,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2006年,因为筹建茶厂的资金周转出现了缺口,开发山地投入资金大,又没有抵押物,这让蔡利武犯了难。危急关头,是林权抵押贷款帮了他。通过林权抵押贷款,阳光公司以1950亩毛竹林做抵押,从龙泉市农信联社得到了12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蔡利武盖起了厂房,收回了茶青。
龙泉市农信联社主任陈义达说:“茶叶一般从投入到丰产需要5年。按理说经济作物不能抵押,又没有大的资产,要贷100万元找担保也很困难,房屋抵押也不可行。人民银行推动林权抵押,解决了靠山吃山,又想发展生产的问题。林权抵押贷款推出之后,刚好阳光公司要资金规模,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出,给蔡利武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如今,龙泉阳光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农产品基地建设、名优茶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和观光休闲农业开发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企业,蔡利武也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龙泉市大名鼎鼎的农民企业家。让蔡利武意想不到的是,林权抵押贷款不仅给他的企业带来了发展,也通过企业的发展,惠及了周边的农户。
蔡利武说:“现在金观音茶叶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还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茶叶生产,今后几年内实现产量产值翻番不在话下。”
曾经是浙江省较落后地区的丽水,自2008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