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刀安徽泾县红星牌宣纸大概400块,如今这样一刀纸的价格涨到了2000块。”陈真在北京琉璃厂西街经营一家纸店多年,主要经营纸的批发,近年来宣纸价格高涨让他印象深刻。
宣纸价格高涨,原因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宣纸与书法绘画的创作关系密切,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人们对宣纸的需求居高不下。
宣纸由来:发展传承文明
宣纸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一种皮纸。“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随着工艺的进步,到五代十国时期,宣州地区生产出了著名的“澄心堂纸”,该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宋代诗人梅尧臣得到欧阳修赠的两张南唐后主李煜监造的“澄心堂纸”后,欣喜不已,赋诗道:“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由此可见该纸在当时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
收藏家王世襄曾表示,南宋的“白宣”用青檀皮加稻草制成,与后世宣纸所用材料相同。古纸收藏家田洪生介绍,宣纸为宣州皮纸的总称,其名源于唐代宣州贡纸,在元明两代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至明代中期已臻完善,成为中国皮纸的杰出代表。
为何说宣纸发展到明代“已臻完善”?这是因为宣纸的发展与绘画的需求也息息相关。明代书画艺术十分发达,尤其是水墨写意画流行,需要优质画纸才能表现,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宣纸制造技艺的完善。由于洁白柔韧,平滑受墨,在清代,宣纸被选作宫廷及官府用纸。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就是用宣纸抄写的。1886年,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后,更是名声大振。
荣宝斋木版水印专家王宗光认为,宣纸用于书画,发墨益毫;宣纸用于刊书,典雅华丽;宣纸用于装裱,无可替代。
宣纸功用:与书画相辉映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画家王鉴73岁时所作的《仿董其昌山水》,王鉴在画上题道:“董文敏酷爱高丽笺、玉版笺,取其腻滑如凝脂,运笔不涩滞。余筒笥中偶得此纸,即仿思翁笔意而成之。”由此可见,纸与书画不仅互为依存,纸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书画艺术的走向。
荣宝斋原副总经理米景扬说,老荣宝斋当年卖的都是存放五至十年的旧宣纸,“因为新纸纸性暴硬不润,而存放多年的旧纸,几经寒暑干湿,暴性全无,落墨得心应手”。许多老画家都喜欢使用旧纸:傅抱石作画用乾隆旧纸,李可染总爱用十年前的“特净皮”,购买时还要一刀刀选其中薄厚适中者。
真正的宣纸,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其突出的特点是“润墨性”,这种特性对书画家创作意义重大。温州曙光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丽萍介绍,宣纸可以大大丰富笔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诸泼墨渲染,笔迹墨痕清晰可辨,极有笔墨韵味。究其原因,宣纸由青檀皮加稻草浆制成,稻草含石灰质,有聚墨发墨和瞬间吸附水墨、固定成形的功能,能较好显现运笔用墨的快慢徐疾和枯湿浓淡,丰富的笔墨变化可抒发感情,移情寄兴,遣貌求神。
书画家康默如表示,创作书画用的宣纸,大体是按渗洇的程度区分的。一般追求浑厚的风格,就适合用洇得厉害些的生纸;如果想写得利落且有笔画连带情趣,就适合用不太洇的熟纸。他的体会是:“在旧纸上写字,不会有新纸的生涩感,笔墨如在绢上滑动,油润融合,十分舒服。”
可见,宣纸符合“画法兼书法,书法兼画法”的意笔文人画要求,这是其他纸种所不能比拟的。似乎可以说,假如没有宣纸,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中国写意文人画,尤其是大写意文人画的鼎盛及辉煌。
当代宣纸:期待质量提高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录当时宣纸的制造情况是:“近法啬者,皮竹十七而外,或入宿田稻稿十三,用药得方,仍成洁白。”由于稻草浆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谓的宣纸,稻草比例超过了70%的还称之为“净皮”,几乎全是稻草浆的美其名曰“棉料”。书画鉴定家谢稚柳曾说过,纸成了这个样子已承载不了更多的笔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时间,并屡屡斥此种宣纸为“烂宣纸”。
谈到当代的书画用纸,书画家康默如认为生产工艺与过去相比有很多不同:“过去的玉版宣,要在纸浆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过去一种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纸反复砸打密实,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矾水,达到半洇不洇的效果。而且过去用于写小楷的素蜡笺纸,今天几乎绝迹。”
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厂,各种品牌、各色式样的宣纸令人眼花缭乱。宣纸的生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至今没有量化的质量标准:青檀皮和稻草比例应为多少?漂白的残留物质究竟有什么?对宣纸的评价还是依靠文学语言的描述。与此同时,在生产工艺中,用杂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学漂白剂,都使宣纸的质量大不如前。更让人担心的是,宣纸生产技术目前仍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且由于工作条件辛苦,待遇低,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宣纸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纸寿千年”之誉。今天,更需要优质宣纸,将我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传诸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