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智能装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3D打印技术、新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显著的信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光靠自身产业本身是不行的,要靠新兴技术的引领和带动,这也是人们对新兴技术关注和重视的主要原因,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在传统产业的升级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谈及智能制造时,罗军表示,“今年我国机器人和3D打印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应该是最快的,那么三到五年后,我国的基础结构产业需求就起来了,现在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是依靠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但是随着需求的快速增加,市场发展起来了,智能制造产业就会发展的很快。中国的制造业需要自主创新,首先要研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有没有市场空间,如果没有市场空间,自主创新就没有原动力、没有基础。”
“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来看,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但那时由于美国缺乏应用市场,其机器人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慢水平。而此时的日本由于二战时期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当时的日本工业基础也比较好,就开始购买美国的机器人,并进行模仿。到了70年代,日本成为全世界机器人需求最大的国家,很快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反超美国。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必须依靠应用市场,应用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罗军对记者提到。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打开智能制造的应用市场。
智慧制造的范围很广,3D打印和机器人都是智慧制造的典型代表,同时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技术都属于智慧制造的核心。虽然现在机器人产业在世界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仍处于快速起步的发展阶段,3D打印则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一个国家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有几个因素:其一,它是国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要生产要求很高的高端设备,或在高温、高腐蚀等恶劣的环境下,人工无法完成,就需要机器人来完成;其二,当人工能效太低时,人的单位能效与之相比差十几二十倍,就需要使用机器人或自动化的装备来生产制造;第三,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迎来了新的外部环境,对智能制造来讲是一个推动力。
中国与如美国、德国、欧洲、日本等任何一个工业化后期的国家相比,现在还不在一个层面上,在某些核心领域上的制造业竞争力与之相比至少相差20-30年。但是,罗军强调,“任何一个工业化后期国家都是通过模仿这条路走过来的,我们也不能排斥模仿,前人走过的路需要借鉴吸收。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模仿,也要鼓励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有创新才能够有超越。如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很好,包括机器人以及3D打印行业,正在集中力量努力打开应用市场,应用市场打开以后,产业在3到5年内会很快发展起来。”
在问及智慧制造、智能制造与高端制造的差异时,罗军认为,这些提法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大体上是相同的。无论是智慧制造、智能制造还是高端制造,它的根本的立足点是减少人工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更多的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制造流程的优化,强调的都是综合处理能力。如今,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加以改良升级,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
“之前的汽车制造业企业也用机器人,但是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不够连贯,不在一条生产线上形成自动化水平,而通过改造,整个生产车间的很多生产线上没有一个人,这就是智能化、信息化,它是在每一个设备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基础之上,把信息技术和传统生产制造技术的过程更多的结合起来,是整个工厂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罗军说。
最后,罗军表示,大家对3D打印技术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3D打印不是要替代传统制造业,也无法替代,传统制造业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非常成熟,虽然通过3D打印技术能制造出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但是3D打印并不具备比较优势。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个范畴,首先其核心是解决一些高难度的、复杂的、个性化的、传统制造业难以生产完成的产品和器件,其次对于传统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中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的,使用3D打印可以节省成本缩短研发制造时间的,在这些领域3D打印才能发挥其所长,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