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日前正式颁布实行,方案确定了首批控排企业与新建项目企业名单,涉及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大行业242家企业。与此同时,《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也进入了最后完善报批阶段。这意味着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并进入交易启动前的配额发放阶段。
首批控排企业涉电力钢铁石化水泥四大行业
根据广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目标、国家及省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首批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总量确定。方案显示,12月10日前,广东将完成首批免费配额发放;12月中旬,完成首批有偿配额发放;2013年底前,启动碳排放权配额在线交易。
配额总量由控排企业配额和储备配额构成。2013年配额总量约为3.88亿吨(1吨配额等于1吨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控排企业配额3.5亿吨,储备配额0.38亿吨,储备配额包括新建项目企业配额和调节配额。
首批控排企业为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个行业2011、2012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共202家,包括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汕头电厂、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等。上述电力企业包括燃煤、燃气发电企业;钢铁企业包括炼铁、炼钢和热冷轧企业;石化企业包括石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企业;水泥企业包括矿石开采、熟料生产和粉磨企业。
新建项目企业为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个行业预计2013-2015年和“十三五”投产的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新建(扩建、改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共40家,包括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惠州炼油二期22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及100万吨乙烯工程等。
据悉,广东省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行业的生产流程(或机组、产品)特点和数据基础,使用基准法或历史法计算各部分配额。对基础数据和技术条件较好的企业类型、生产设施、工序,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有利于行业内部淘汰落后,鼓励先进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对产品较多、生产工艺复杂、早期数据基础较差、效率差异不大等暂不适合基准法分配的行业,承认其历史碳排放量,通过设置年度下降系数逐年减少碳排放量,引导企业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
广东建立碳排放权有偿发放制度
据广东省发改委介绍,广东将建立碳排放权有偿发放制度,配额分配原则为“有偿发放、分步实施”,配额以免费发放为主,有偿发放为辅。配额有偿发放有利于企业树立碳排放意识、发挥碳交易二级市场价格的指引,促进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目前,欧美等国际上较成熟的碳交易体系普遍采用配额有偿发放形式。
方案显示,碳排放权配额实行部分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发放,2013-2014年控排企业、新建项目企业的免费配额和有偿配额比例为97%和3%。2013年有偿配额共0.29亿吨,由控排企业配额量的3%和部分储备配额构成,12月中旬将发放,首次发放底价拟定60元/吨配额。
据悉,广东省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全省区域发展不协调,粤东西北发展任务仍较重。为减轻企业压力,试点期配额有偿发放比例相对较低,今明两年有偿配额比例为3%,2015年该比例将为10%,“十三五”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逐步提高有偿配额比例。
方案显示,配额有偿发放收入属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等,具体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
碳交易有望降低企业节能减碳成本
据广东省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初期首选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4大行业,主要是因为四大行业的202家控排企业2010年碳排放占全省总排放50%以上,同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基础较好,行业减排潜力大、行业间减排成本差异大,有利于形成交易。根据《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底前还要逐步将陶瓷、纺织、有色、塑料、造纸等行业、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点企业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和能源进口第一大国,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期间,广东节能减碳任务全国最重:能耗强度下降18%,碳排放强度下降19.5%。
广东省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说,碳排放交易是控制全省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完成国家约束性指标任务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广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有大幅度下降,电力、水泥、钢铁等用能与排放大户,单位产品能耗接近国际能耗先进水平。今后节能减碳成本将继续上升,单一的行政手段不可持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碳交易可以降低企业节能减碳成本,促使企业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引导企业主动节能减碳,研发低碳产品,提早应对国际碳壁垒对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同时,建立广东省碳交易市场,可增加广东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话语权,增强广东在国际低碳经济中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