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实施一年多来,整体情况如何?昨日,记者获悉,在日前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受省政府委托,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报告了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据其透露,通过加大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下一步,将大力培育鄱阳湖生态城市群,重点打造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城镇生态集约发展。
项目环评执行率100%
按照《条例》中关于严禁湖体核心保护区,限制滨湖控制开发带,引导高效集约发展区的原则,坚持源头把关,严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向湖体核心保护区排放、倾倒工业废渣、或其他废弃物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许可;对滨湖控制开发带内新(改、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等排放含磷、氮、重金属等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在高效集约发展区内,严格落实沿湖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执行国家和省里产业政策。《条例》实施一年以来,湖区内共审批落户建设项目93个,全部符合《条例》规定,项目环评执行率100%。
同时,积极推进湖区内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湖区内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建成15个各具特色的(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2个晋升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动经济区内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区域内核心滨湖县农业示范基地全覆盖。
2012年,组织开展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等五大环保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五河”干流和鄱阳湖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排污单位4293家,重点查处废水排放企业204家。运用220套自动监控设施对排污企业实行24小时监控。针对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填湖、非法猎杀候鸟及破坏湿地等影响湖区生态环境安全的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整治。
我省还推动先行先试探索生态补偿机制。2012年,省财政投入1.7亿元推动“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环境保护,保障鄱阳湖入湖水质;2013年继续投入1.7亿元,支持源头保护区环境保护。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邓兴明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和资源利用。大力培育鄱阳湖生态城市群,重点打造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城镇生态集约发展。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开展“双率提升”和耕地保护“提质保量”工程,特别是提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攻关并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围绕具有资源优势和特色支柱产业的19个县(市、区),继续实施富民强县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科技等。
约谈领导落实环保责任
我省将加大资金投入,并在分配相关补助资金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继续将鄱阳湖区湿地洪水调蓄重要区等15个县(市、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实施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重点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推进矿山生态保护;持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土保持、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各类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采取行政、法律综合措施,切实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安全。
采取约谈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区域限批直至行政问责的有力手段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的对接,严厉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拟出台一批环境经济政策
我省还将积极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机制。一方面,加紧研究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机制,落实分类考核和差异化考核,完善市县和省直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研究出台一批环境经济政策,加快探索建立东江源头、森林和湿地等各类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相关政策体系、排污权交易平台;力争出台环保专项资金倾斜和信贷支持优先等机制,推进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此外,探索环境管理新模式。探索构建大气环境质量公众评判、监督体系,实行跨行政区水质交界断面质量评估和考核、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红线制度、构建由上至下的环境质量通报制度,以环境质量为导向推动环境管理转型;理顺各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强化行业、部门间的统筹衔接,完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