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转变方式 促进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
 
http://www.paper.com.cn  2014-02-14 中国绿色时报

  当前,我国造纸工业正处于深刻战略调整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造纸工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增速下降,效益下降,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2012年,纸及纸板产量增长为3.22%,比2011年7.8%的增速下降4.58个百分点。2013年,1月-8月情况更为严重,纸及纸板产量仅增长0.84%。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需求不足、增长乏力。受此影响,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出口增幅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9月出口出现负增长。纸和纸板作为出口商品重要包装物,需求随之大幅减少。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纸及纸板、纸制品需求下降,两项需求减少的叠加是造纸行业增速放缓的重要直接原因。

  除国内外客观环境影响外,也应看到造纸工业自身的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过高;二是部分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集中精力调整结构促产业升级

  造纸工业经过“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追赶型高速增长阶段后,在成功解决了短缺这一历史性难题后,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并进入世界造纸先进国家行列,目前正进入上质量、上水平的升级转型发展新阶段。告别了短缺时代,造纸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规模扩张空间明显被压缩,依靠扩大投资和量的增加外延式发展路子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新的发展阶段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现代可利用的技术空间被压缩,技术快速跨越的步伐将明显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造纸工业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先进国家多年走过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利用现成的技术和管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快速提升。随着追赶型发展阶段的结束,可利用的国外现成技术空间被压缩,一般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已不能满足新阶段的需要,而急需的往往涉及先进国家竞争优势的技术,引进技术装备的难度在加大。

  新阶段,造纸行业增速减缓有其必然性。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跨越被经济学家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也是工业品增长峰值到来之际,增速放缓是必然的。造纸行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冷静的认识,不要幻想超高速发展的回归,要改变超高速发展时的思维定式,把精力放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把立足点放在加快数量主导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上。

  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般认为,产能过剩是企业最低生产供给与长期均衡状态下实际供给间的差额。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评价标准。设备正常利用率一般为79%-83%,超过90%为产能不足,小于79%则存在产能过剩现象。因此,产能过剩是产需矛盾的体现,涉及产品竞争力和属性及市场销售范围。

  当前造纸行业部分产品中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现象。如低档文化纸、低档包装纸、低档卫生纸等属于低水平供给能力过剩,也就是结构性过剩。新闻纸、铜版纸等,因片面、盲目追求最先进大机台和误判市场需要,造成这部分先进产能闲置,这属于阶段性过剩。造纸行业总体上是产需平衡,不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仅是这部分产品出现产能过剩,但这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期白纸板、白卡纸、生活用纸也相继出现产能过剩的动向,值得警觉和关注。产能过剩引发低价恶性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既影响行业形象又影响企业效益,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可以看到创新能力不足,盲目跟风与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是其重要原因。同时也应看到,产能过剩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产业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必然表现,其本质是供给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迫切要求供给水平加快升级。经济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工业化特征的内需增长空间随追赶型发展完成以后将逐渐变小,工业品增长峰值和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即人均GDP水平密切联系。当前我国人均GDP水平已接近工业品增长峰值期到来的临界点,这一规律在造纸产业也会得到验证,是规律性的一种表现。造纸行业应认真分析产能过剩原因,包括深层次原因,做到科学、理性投资,防止盲目性,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避免新的产能过剩。

  抓机遇迎挑战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造纸行业正面临增长速度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日趋增强双重压力。造纸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原料在成本中占超过50%的较大比重,制造加工深度不高、增值不大。虽然造纸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但并不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当前市场需求不旺,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为避免微利和亏损,必须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价值,提高产出水平,降低综合成本作为主攻方向。

  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是指对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本替代人工、人才红利等进行综合统筹、优化,使之综合效益最大化。过去行业比较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引进大型先进装备、扩大产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路子。但随着产能饱和和过剩的出现,规模扩张的空间已被大大压缩,简单扩张产能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受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成本增加通过产品涨价转移出去的路子也行不通了。因此造纸行业必须下功夫全面提高传统纸业的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达到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统筹应用,涉及企业资源配置、产品结构、生产和经营组织方式、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首先要抓好原料的高效、高质利用,充分利用纤维素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科学合理利用半纤维素,如开发木糖等效益高的附加值产品。要积极探索黑液气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木质素生产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能源,打造生物质向产品转换的产业增值链。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必须降低单位产品投入,提高投入产出率。要抓好节能减排,降低消耗水平,从源头做好减量化工作,使各项消耗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要大力降低水耗。目前不少企业吨纸耗水量大,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直接导致污水处理规模大,设施投资大,而这也是我国造纸行业单位产品污染治理设施投资远大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同时加大了运行成本。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是用最低综合成本、最低消耗,生产高附加值、质量最好、市场急需的产品。具体要求是对所需资源、能源、资金、资本、土地等要素,实现最优组合,产生更大效益。

  当前造纸工业生产经营遇到一些困难,既有外部因素影响,也有自身发展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但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没有也不会改变,造纸行业特有的、较高的需求弹性系数将会使其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同步和稳定的增长。造纸行业一定要坚定信心,在进入中速缓行增长期后,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大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钱桂敬)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谩骂、诬蔑、诽谤!
 
用户名   匿名发出 
  相关新闻  
  ·我国造纸行业仍未走出疲弱困境  ·从另一种角度看造纸行业的持续低迷
  ·中国造纸行业发展展望  ·欧洲纸企形成可持续发展一致理念
  ·富阳强力推进造纸行业整治提升  ·广西横县强化造纸行业税收管理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