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省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会议确定将造纸行业列为山东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个试点行业。
山东是全国造纸第一大省,产能约占整个行业1/6。全省有制浆造纸企业200多家,2013年全省纸及纸板产量178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7.6%。
根据山东省轻工业协会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全省造纸行业优质原料商品木浆和废纸缺口大,需大量外购,对外依存度过高;由于重复建设和引进,产生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造纸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受下游产业的影响与制约较大,产业链不完整;部分产品已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纸业战略专家郭永新介绍,按照行业通行的说法,目前中国造纸业产能过剩高达20%左右。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又会使得企业陷入亏损。截止2013年9月底,国内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业亏损企业有1036家,占统计企业总数的14.47%。这一年,中国造纸业出现了30年从未有过的新情况——产量零增长。
作为造纸第一大省,山东产能过剩的情况更为严重。2014年1月,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问道,“传统工业遵循市场导向进行调整,可以释放出极大潜能。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是,销往海内外的食品,能不能拥有更多名优商标和自主品牌;堆积如山的纸张,能不能转化为高档印刷品和精美包装……”
根据山东省确定的方案,山东省将加快推进造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产能集中度,加快科技创新及产品提升,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环保标准,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按照规划,2017年山东全省造纸产量要达到1950万吨,2020年达到2100万吨。到2020年,全省年产量500万吨左右的造纸企业达到2家,100万至500万吨的企业达到5家。在产品结构上,山东省将引导造纸企业产品向食品卡纸、轻型纸、特种纸、高档生活用纸、高档包装用纸及纸板、非木材浆纸产品方向发展,利用先进技术生产环保型、高附加值、功能性优质产品,实现产出价值提高5%至10%。
为了自我救赎,山东部分造纸企业已经开始转型。阳光纸业开始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全面介入造纸、设计、印刷、包装等各环节,推动全产业链的新变革;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商华泰集团正建设化工基地;太阳纸业将战略定位调整为造纸、生物质新材料、快销品等3个产业。
阳光纸业董事长王东兴坦言,支撑中国造纸业一位追逐规模的是“乘法法则”。包括他在内的每一个纸业老板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心里都在盘算——尽管每吨产品利润微薄,但只要规模上去了,总体收益就有保障。可当产能过剩、价格倒挂后,老板们猛然发现,市场法则可能会变为“减法”,甚至是“除法”。王东兴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造纸产业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
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山东省确定了分类指导的政策。其中,对于污染重、能耗高的小型企业,通过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淘汰出局进程。根据产业发展政策,山东省将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浆、造纸生产线,已经确定到2020年淘汰落后产能300万吨左右。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表示,山东省将推动造纸企业进一步改进工艺与设备,提高“三废”管理水平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率。到2020年,全行业单位浆、纸产品平均综合能耗和取水量年均要分别降低1%和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