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京津冀及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市积极作为,保障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应对效果初步显现。启动红色预警的23个城市污染程度均较预测有所减弱,约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下降一级。
环境保护部12月18日通报,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持续,18日至19日污染情况有所加重,将出现第一个高值,21日出现第二个高值,减排措施的具体成效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
据了解,为应对此轮雾霾天气,各地强化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截至12月16日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8市,山西省太原等4市,山东省德州等3市,河南省郑州等6市,共23个城市均已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措施。
环保部已于15日紧急派出13个督查组对23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督查,于16日全部到位。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异常数据与卫星遥感监测热点区域,督查组开展现场督查,重点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严查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十面霾伏”缘何而来
——专家眼中的雾霾成因
据新华社电 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
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最。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环保专家,一探究竟。
诱因
不利气象条件“不期而遇”
“这一轮的雾霾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与静风、逆温、弱南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气象条件等两个因素,前者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变量就是大气条件。
以河北省为例,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今年秋冬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出现风速小、静稳天气多、逆温时间长等特点,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供暖期煤炭消费量大幅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相互叠加,使得今冬明春河北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主因
区域性燃煤排放增加
企业“减产不减污”
尽管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但多位环保专家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集中,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是12月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供暖季,再加上部分地区散煤燃烧量开始加大,本地污染排放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也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愈发严峻。”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高级工程师王文美说。
在启动应急响应期间,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停产、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促进大气污染物“削峰降速”。但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目前一些行业仍存在环保治理技术及设备与环保标准不完全匹配、技术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一些企业面临“减产不减污”尴尬,减产后可能出现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停和开的过程污染物排放不可控等问题。
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更严格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红色预警期间通州区1649辆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基础上再停驶总数的30%
据新华社电 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已开始实施,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该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个别项进行“加码”修订。
根据最新修订的预案要求,在红色预警期间,通州区在市级《停限产目录》中的42家企业要停产。通州区还“加码”增加了200多家要停产的企业。这些企业和市级《停限产目录》中的42家企业均被收录在《通州区红色、橙色预警停限产目录》内,此次红色预警期间全部要求停产。此外,通州区还要求164家I类汽修企业、Ⅱ类汽修企业喷涂烤漆工艺全部停产;11个乡镇中,市级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以外的制造业企业全部停产。
通州区还提出,对于煤改电村,坚决禁止燃煤取暖,仍以燃煤取暖的村落绝不能使用劣质煤。
12月17日、18日,正值周末,各学校、幼儿园处于放假状态。通州区教委通过现场查看、电话沟通或个别抽查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查。
红色预警期间,通州区246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1649辆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基础上,再停驶总数的30%。
通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力兵说,要将党政同责、属地职责、执法职责、主体职责落实到位。同时确保监督执法到位,对违反《预案》的予以高限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