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恶性循环:一检查就停产,一停产就涨价,一涨价就无货 自2016年开始的环保督查,带来的是造纸行业的“涨价潮”,成品纸每吨少则涨一百、两百元/吨,多则每吨涨五百、六百。原纸涨价的同时纸板也迫于成本压力在涨价。下游纸箱厂无力承担,也在不断的传导涨价给下游客户,最后买单的都成了消费者。 “因近期环保督查力度加强,上游原材料涨价,为保证正常供应,经公司研究决定上调原纸价格……”类似的涨价通知,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近期空气污染严重,应要求企业将于某月某日停产检修,暂停供应,何时恢复等通知“,如此的断供通知,我们也经常遇到。 国家早有通知,不可借环保之名一刀切的关厂,停产。因为关厂、停产带给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 因关厂、停产而衍生出来的涨价更是令终端消费者手足无措。2017年秋冬之交,部分地区造纸企业因重污染天气而错峰停产,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造纸行业的督查力度,区域内不仅成品纸无货,纸板也出现一箱难求,多数企业采取限量供应的方式。一些缺少原料的小企业因断供而关门歇业。 部分造纸企业门前排起长队,2016年下半年福建区域曾经有过下游纸板厂深夜排队拿号买纸,或带着100万现金去抢纸的情况。河南区域也曾经有过纸板厂担心买不到纸,竟提前采购第二年的纸的现象。提不到货的纸板厂多跨省采购,成本自然增加。有地区的包装纸价格曾飙升到6000多一吨,成倍增加的利润令贸易商也趋之若鹜。 某贸易商笑称:哪里的环保查的严,哪里的原纸价格就高,哪里的利润就可观。这无异于借环保之名行涨价之实,借环保之名行逐利之事。 治污反对“不作为”“滥作为”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说,环保部从来没有要求环保部门对企业治污进行一刀切,并且有两个态度是明确的:一是反对部分地方在平时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这样的行为就是不作为”;二是反对部分地方平时不作为,到了环保督查检查、巡查的时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滥作为”。 多省市发文禁止环保“一刀切”,严禁集中停工停产 据了解,中央环保督查已经全面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督查方式也由原来的监督企业转变为监督政府!近期多省市相继发文严禁环保“一刀切”,严禁工程项目集中停工停产。 广东禁止环保“一刀切” 广西禁止环保“一刀切” 河南禁止环保“一刀切” 黑龙江禁止环保“一刀切” 借“环保”之名,集体停产停工,造成供需紧张,继而拉抬价格,对造纸行业有可为有不可为。造纸行业同仁需谨慎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