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意见。据显示,该行动方案持续时间为2020-2021年秋冬季,涉及包括包装印刷业在内的39个行业。 涵盖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 文件显示,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两次重污染过程,群众反映强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许多因疫情影响受抑制的产能和产量短时间内集中快速增长,秋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可能出现反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增大。 而2020年-2021年秋冬季是第四个攻坚季,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因此将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确保如期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既定目标任务。 涉及地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 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 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含河北省定州、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 汾渭平原: 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 陕西省:西安(含西咸新区)、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含韩城市)以及杨凌示范区。 涉及含印包业在内的39个行业 9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为更好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将实施绩效分级的行业从15个扩展到39个: 涉及行业 一、长流程联合钢铁; 二、短流程钢铁; 三、铁合金; 四、焦化; 五、石灰窑; 六、铸造; 七、氧化铝; 八、电解铝; 九、炭素; 十、铜冶炼; 十一、铅、锌冶炼; 十二、钼冶炼; 十三、再生铜、铝、铅; 十四、有色金属压延; 十五、水泥; 十六、砖瓦窑; 十七、陶瓷; 十八、耐火材料; 十九、玻璃; 二十、岩矿棉; 二十一、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二十二、防水建筑材料制造; 二十三、炼油与石油化工; 二十四、炭黑制造; 二十五、煤制氮肥; 二十六、制药; 二十七、农药制造; 二十八、涂料制造; 二十九、油墨制造; 三十、纤维素醚; 三十一、包装印刷; 三十二、人造板制造; 三十三、塑料人造革与合成革制造; 三十四、橡胶制品制造; 三十五、制鞋; 三十六、家具制造; 三十七、汽车整车制造; 三十八、工程机械整机制造; 三十九、工业涂装。 文件要求,对39个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按《技术指南》有关指标严格执行,原则上,评为A级和引领性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评为B级及以下和非引领性的企业,应严格落实《技术指南》中不同预警级别各绩效等级对应的减排措施要求。 而对各类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的企业,不纳入绩效分级管理范畴(但应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采取停产或最严级别限产措施,以生产线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