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与纸业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产业。纸业必须依托林业才能兴旺,而林业也需要面向纸业才能“身价倍增”。但长期以来,我国造纸以禾草为主要原料,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我国以木浆为原料的纸种和高档纸供不应求,必须依赖进口,同时又由于缺少造纸对木材的需求刺激,使我国林业发展缓慢。由于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森林砍伐和调用由国家计划下达,林木价格低廉,根本不足以补偿森林的更新。这一方面造成国有森林企业大面积亏损,职工收入水平低,且拖欠工资;另一方面,赖以为生的森林资源几乎耗尽。
一、纸浆结构与林业现状
凡纸业发达的国家,都有一个发达的林业作基础。纸业因林业而生存,林业因纸业而发展。根据国际统计资料,在发达国家木材约占制浆纤维原料的90%以上,另一方面,造纸业又是林业的最大用户。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统计,芬兰造纸所用木材达1950万立方米,占原木总产量的45.8%,瑞典造纸用木材2590万立方米,占48.5%,加拿大为4060万立方米,美国为1.3亿立方米,分别占两国原木产量的21.2%和25.3%,而我国用于造纸业的原木大约为900万立方米,仅占原木总产量的3%。中国造纸业以非木材纤维为主要原料,木浆在纸浆中所占比重很低。这就造成了严重后果。后果之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果之二是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纸种和高档纸供不应求,必须依赖进口。后果之三是由于缺少战略投资者、缺少造纸对木材的需求刺激,导致我国林业发展缓慢。根据全国第4次(1989-1993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我国(不包括台湾省)现有林业用地2.6亿公顷,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25%,远高于耕地面积。但是现有林业用地中仅有林地1.29公顷,而宜林荒山和荒地面积达到0.63亿公顷,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共计0.48亿公顷。在1.29亿公顷的有林地上,森林蓄积量总共为93.1亿立方米,即每公顷森林的蓄积量平均为72.4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4%。
二、我国林业的体制与效率
1.林地产权和地域分布
我国林地分为国有林和集体林。从林地面积看,集体林地大约占60%,国有林地大约占40%。由于国有林业拥有天然森林,所以在森林蓄积量方面所占比重达到74%,而集体林仅占26%。
林业分布大体是:东北和西南的六省区(黑、吉、内蒙、川、滇和藏)拥有我国绝大部分天然森林资源,林地面积占全国47.8%,而活立木蓄积量占到了70.5%。这些地区的林业资源主要由国有林业部门占有。南方10个省区以集体林为主,虽然它们只占我国林地面积的36.3%、活立木蓄积量的17%,但它们的林业用地中有林地占了57%,绿化面积高于许多其他省区。
2.效率低下的林业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有所扩大,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12%提高到1996年的13.4%,但我国仍面临森林资源危机,突出表现是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持续下降,全国森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第二次清查(1977-1981年)的83.44立方米下降到第四次清查(1989-1993年)的75.05立方米。森林资源危机的另一个表现则是成熟林和过熟林的大幅度减少。林业部门将不同年龄的树林分为幼龄、中龄、近熟、成熟和过熟五个等级。而我国成熟林和过熟林的蓄积量持续锐减。
3.原因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森林砍伐和调用由国家计划下达,林木价格低廉,根本不足以补偿森林的更新。加上农村地区1958年大炼钢铁和1983年分山到户时两次大规模的林木砍伐,我国森林资源入不敷出,日见困难。
首先,国有林业部门靠“砍树”为生。国有林业占有我国优质天然森林资源的大部分。但是全国国有林区可采森林面积由建国初的1200万m2,下降到90年代初的560万m2,下降了53%,森林蓄积量由20亿m3下降到4.7亿m3,下降了77%。有80%以上的国有林业局后续资源将很快断档,进入无林可伐的尴尬境地。这些林区原本人烟稀少,国营林场建立后人口迅速膨胀,现在林区人口已达500万人,其中职工150万人。职工要收入,年轻人要就业,林区人口要生活,而林区地理位置偏僻,加工工业又多是资金密集而国家投入不足的。因此吃天然资源的老本,砍伐树木仍然是林场的主要收入来源。(2001.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