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观察
【全部专栏作者】    
 
黄志源:中国现代造纸业的“蔡伦”
        作者:人物故事       发表时间:2010-05-30   
【文章摘要】1994年,黄志源在新加坡创立了后来成为金光集团旗舰企业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APP的成立,不仅见证了黄志源推动造纸工业发展的决心,更为其报效祖国、一圆强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在金海浆纸业投产庆典仪式上致辞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发明了广为流传和使用的浆纸,被后人称赞为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者、革新者和推广者。近十九个世纪后的今天,又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者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为中国的造纸业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延续了历史的辉煌。他就是印尼金光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先生。

  情系祖国 投身纸业

  黄志源是黄奕聪老先生的长子,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在家族世代爱国情怀的影响下,他十六岁就来到中国求学。“上世纪60年代,我远渡重洋,赴北京求学,如愿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祖(籍)国度过的青春岁月,我收获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是满怀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对于黄志源来说,这段难能可贵的经历,为他以后在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20世纪70年代初,黄志源回到印尼,加入其父创立的金光集团。凭着自己的坚韧刻苦和聪明才智,逐渐成为集团高层中的一员,在金光集团的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等四大核心产业中均有不凡的建树。鉴于对金光集团发展所做的特殊贡献,黄志源于1989年荣获印尼国家管理协会颁发的杰出管理奖。

  1994年,黄志源在新加坡创立了后来成为金光集团旗舰企业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简称“APP”)。APP的成立,不仅见证了黄志源推动造纸工业发展的决心,更为其报效祖国、一圆强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挥毫落纸 再创辉煌

  随着历史河流滚滚前行,曾经给华夏民族带来无限骄傲的造纸术,却在技术和产量上大大落后于欧美国家,行业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重振中国纸业,再创祖先辉煌”,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黄志源将振兴纸业的手笔,挥毫落在了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

  经过缜密的考察和调研,黄志源首先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开放口岸——宁波。1992年,黄志源代表金光集团在宁波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与宁波白纸板厂合资建立了年产50万吨的“宁波中华纸业”。这是占地面积63多万平方米,利用新闻、办公和杂志等回收纸作为原料的涂布白纸板专业生产企业,也是中国首家通过SGS国际认证机构14001环保管理体系认证的造纸企业。继中国最大的工业用纸企业在宁波落户之后,由APP投资的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无碳复写纸企业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和生活用纸企业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于1996年先后在苏州建立。

  当人们还在感慨金光集团APP给中国纸业带来巨大成绩的时候,在黄志源的脑海中,已经酝酿着一个彻底升级中国造纸企业的规划。为了改变国内高档印刷品所用铜版纸依赖进口的局面,黄志源决定将APP最大的投资项目——铜版纸生产厂设在镇江。

  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历时3年,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越南、印度的有关人士闻讯找到黄志源,希望说服他改变项目投资的目标国家。但是,黄志源心意笃定,意气泱泱,执着于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赤子情怀,“父亲和我都有一个信念,这个大项目再难也要放在大陆,我们毕竟是华夏子孙,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1997年,总投资达200亿元人民币,年产量200万吨(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金东纸业在镇江正式奠基,并于1999年建成投产。如今金东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铜版纸生产厂。

  随后的几年里,黄志源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引进。2004年12月,世界单产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业板纸生产线—宁波亚洲浆纸业建成;2005年3月,中国最大木浆生产企业、世界最大的单一浆线—海南金海浆纸业投产;2005年5月,金东纸业三号机正式启用。

  金光集团APP在中国的产品从工业用纸、办公用纸到文化用纸、纸制品、生活用纸,再到纸浆,几乎涵盖了所有浆纸领域。因其为全球浆纸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成就,黄志源获选2008年全球浆纸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并荣登RISI全球浆纸业50强的第一位。

  黄志源所率领的APP不仅在全球跻身十大造纸企业之一,在中国的拓疆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挥师所到之处,无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造纸行业的奇迹。不仅如此,黄志源还将其创新的思维,绿色纸业的理念,引入了中国。

  坚定信念,绿色造纸

  “白纸黑水”,这曾是人们对中国传统造纸行业的认知和印象。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为纸业的巨大发展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就在中国纸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紧要关头,黄志源将“打造绿色产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带到了中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被业界一致看好却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林浆纸一体化问题,已被黄志源的成功实践,予以精彩的诠释。

  “林浆纸一体化”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企业负担起造林的责任,自己解决木材原料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产业格局,促进企业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制浆造纸、造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自然’是金光集团APP的一贯宗旨。”黄志源说,“金光集团APP的今天与企业始终坚守的环保理念息息相关。我们一直坚持不破坏资源,不破坏环境,不重复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APP在进入中国造纸业初始,就开始植树造林,建立原料基地。”

  正如黄志源所说,从十多年前在海南种下第一棵桉树到今天,金光集团APP已完成了由林而浆,由浆而纸的造纸革命。而中国最大木浆生产企业,海南金海浆纸业的建成投产,则意味着中国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已具雏形。截止2005年6月,APP在中国共种植500余万亩人工林,成为国内林浆纸一体化最有力的推行者。

  在大力推广林浆纸一体化理念的同时,10多年来,APP在华的环保投入高达44亿元人民币,成功地破解了造纸业威胁生态环境的难题,创造了绿色造纸的神话。不论是最早的工业纸企业,还是年生产量最大的铜板纸企业,金光集团APP在华投资的十余家造纸企业均通过国际ISO14001环保管理体系认证。旗下的金东纸业和宁波中华纸业更是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环保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正是因为黄志源秉持的绿色造纸理念,使金光集团APP在中国环境保护、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广泛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丰富多彩、品种多样的纸业产品。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金光集团APP旗下的各种纸业产品,以其物美价廉的定位,逐渐走进了千万户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论是以“真真”、“清风”和“唯洁雅”为主打品牌的日常生活用纸,还是“金旗舰”、“太空梭”、“金贝”等为代表的办公和专业用纸,都以其高档品质提升了国人的消费档次和观念。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能否被广为民用,那么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则往往伴随着其用之于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的同时,黄志源也积极推动其社会回馈计划。

  截至2008年2月中旬,黄志源先后为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医药卫生事业、文化体育事业、扶贫事业和支援灾区等慈善事业捐资近5亿元人民币,用以资助中国各项慈善公益事业。

  “我们不要求什么,就是想为祖国人民做点实事。”黄志源平静地解释着他在华的慷慨之举。从1998年夏季洪灾时期捐献给广东灾区1000万元人民币,到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所捐献的1000万元人民币,以及在2008年的抗雪救灾和抗震救灾中分别捐赠的2060万元人民币和2100万元人民币。多年来,黄志源以其情系华夏丹心、报国义举,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

  作为中国纸业的杰出代表——现代“蔡伦”,黄志源当之无愧。回顾黄志源的成长经历,人们不难发现,是父辈传承他浓厚的爱国情怀,是北京大学给了他聪明才智,是基层锻炼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是中国改革开放为他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江苏侨网 作者:王天安)

    本文为《纸业网·纸业观察》专栏文章,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转用,其他媒体不得改写。经同意引用时,应保证引用内容与原文章内容语意一致。
  作者介绍
《人物故事》是中国纸网开设的一档以人物为主体的栏目。故事主人公定位为在中国造纸领域取得过突出成绩的成功人士和知名人士。栏目紧扣“经验”和“观念”,通过人物的成长和拼搏历程,分享他们的智慧与魄力,讲述中国造纸人为中国造纸的强国之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许连捷 :靠卫生巾发家的男人
 ♦ 张茵:天生要比男性更懂平衡术
 ♦ 陈洪国:一个亚洲桨纸界的风云人物
 ♦ 朱勇:四十而惑
 ♦ 陈洪国的设计思维
 ♦ 福建首富施文博:低调神秘的恒安董事会主席
 ♦ 黄奕聪传奇:从小商贩到纸业大王
 ♦ 李建华:责任与生命相伴
 ♦ 看张茵如何捞到第一桶金
 ♦ 张茵:中国需要百年传承的企业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