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组织造纸及其装备业内知名专家,评选出“2012年中国造纸工业10项要闻”,现将其中有关造纸装备的两则要闻摘录如下:
1、9月25日,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纸机的研制项目通过验收,纸机净纸幅宽5600mm,运行车速1200—1500m/min,实现了我国国产高速纸机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10月23日,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给予支持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国造纸装备有限公司永清基地正式启动。
对于前则,业内人士知之者众。从800m/min→1000m/min→1200m/min(以上幅宽均在3200mm以下)递升至1200—1500m/min这个台阶,经历了8年多时间。应该指出,由于资金、电力等问题,耽误了两年多时间,尽管延长一年验收,到此次验收也是“日夜兼程、仓促追赶”,刚刚试运行就进行验收。好在此前科技部已派调研组了解情况,加上专家们的了解和理解,顺利地通过了验收程序。自验收后一个多月,从试运行就进入了稳定的生产运行,运行车速为每分钟1200多米。不久将在电力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望达到每分钟1350米左右。
这台纸机的国产化率几乎是100%,除了要与自制的进行对比,进口一台定量扫描仪(Honeywell生产)之外,全为自制和国内配套。尽管我们不必追求国产化率,但也反映了国内自主研发、制造和配套能力的提升。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我看到了研制者的辛劳和创新精神,也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毛病,马虎大意!一些简单的零部件反而犯了“低级错误”;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令我陷入沉思而“方程”无解。让我们实事求是地去总结、去思考,才无愧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评价。
我在思考过程中发现,这个“里程碑”是过程中的结果,而推动这一过程并产生这一结果的动因是什么呢?是江河纸业作为用户研发装备这一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即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对此,我在《制浆造纸经济学》的17.3.3节和18.2.2节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对于后则,是一个高端化的起步。我参观了永清基地,作为学机床专业的人,机床的配置可以说是顶级水平,完全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零部件,满足高端造纸装备的要求。联想到2011年10项要闻中关于宜宾纸厂高端纸机项目的中标,确实在我造纸装备业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我最看重的不是这些高端机床和高端纸机的订单,而是中国造纸装备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了中轻集团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到承包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使其具有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研发、制造的能力,实现横向一体化,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当世界走向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这种创新模式就更具有生命力。
以上两种创新模式都是根据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而创立的,更是抓住了造纸装备业高端化的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最大的挑战是在全球竞争压力下如何取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在今后几年全球的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纸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任重道远。在我们起步迈向高端化的若干年里,如何有满意的现金流支撑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企业家的最艰难的博弈。
前些日子我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报导:125年,“德国制造”由劣到强,小标题是“彻底摘掉‘无耻’标签 同步成就国家崛起”,使我又想到了国人的“马虎大意”,应该向德国人学习,他们塑造了“德国制造”的严谨和与时俱进等民族性格,形成了一种文化,广言之是一种制度环境,这正是我们的“软肋”,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