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今天会议的不仅有来自亚洲的企业家,也有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赶来的同行,非常高兴能与全球纸业精英们相聚在美丽的上海,在这里,我由衷地表示: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
应该说,中国的企业是非常幸运的,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为中国造纸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政策红利。眼下,中国改革的脚步依然坚定,发展仍然是永恒的主题,事实上,这也正是太阳纸业不断奋斗的信心和动力的来源。
31年前,我和我的伙伴们从一个作坊式的企业艰难起步,发展成现如今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集团公司,靠的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十几年前,当企业发展遇到规模瓶颈的时候,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努力探索企业的转型和国际化之路;六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最凶猛的时候,我们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逆势而为,用果敢和信心完成了一次新的跨越。
太阳纸业的成功就是中国造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繁荣,我们与全体中国造纸业同行共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中国纸业之路。
眼下,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正面临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形势,在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消除,在美国,经济仍存在潜在下行的风险;在中国,“增长”已经减速;在造纸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滑以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等问题也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作为一个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行业,无论是经济大环境,还是行业小气候,中国造纸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非常关心中国造纸企业当下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借此机会,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阶段性的产能过剩推动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就了中国造纸产量全球第一的荣耀,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中国造纸业的基础薄弱,一直在走弥补短缺、追赶型的发展之路,粗放型的发展在创造了高速度、高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投资过热,引发了行业的产能过剩。2006年,中国新增的造纸产量高达1399.73万吨,2007年新增产量982.94万吨,这两年新增加的产量相当于2000年全年的产量,这是中国造纸产量增长最迅猛的时期,由于当时造纸形势一片大好,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抢占市场份额,产能的年均增速超过14%,最高达到了25.9%。2008年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纸业投资热开始退烧,新上项目明显减少,但几年前新上项目产能持续释放,产量依然增长很快,2009和2011年的新增产量接近1000万吨,直到2012年,产能增长开始放缓,去年新增产量只有341.2万吨。
投资过快和产能过剩形成了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能较为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一方面是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和小企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自2008年以来,这种矛盾也成为加快造纸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上水平的重要动力,近几年来,随着产量增幅不断下降,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造纸业也正在发生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是造纸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大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纸业商会(CPICC)的统计,2000年,中国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造纸企业为零;2010年,中国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造纸企业有12家;到2012年,中国已有16家制浆造纸企业年产量超过100万吨。这其中,玖龙纸业成为中国首家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造纸企业。
二是造纸企业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保护成绩明显。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措施,一大批技术水平落后、规模实力弱小的企业和落后产能被迫退出市场,节能减排成果显著,尤其是COD排放大幅度下降。
三是造纸行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拉长。以太阳纸业为例,我们成功开发了新的溶解浆工艺和技术,并在溶解浆水解液中提炼出木糖、木糖醇等产品,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使企业开始向生物质产业领域延伸,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四是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结构不断优化。在经历了困难考验和市场化洗礼后,企业投资决策更加趋于理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逐渐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不断与现代企业管理和国际化标准接轨。一些企业在优化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原料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转型和调整正在成为中国造纸企业的共识,也成为行业走出困境,实现转折的重要途径。在一批大企业的带领和推动下,中国造纸产业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行业的整体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第二,转型仍是当前中国造纸企业的主要任务
中国造纸企业的转型既有来自行业内部力量的推动,也有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首先是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目前,全球十大纸业公司大部分都实现了林浆纸一体化,而中国纸业公司仍未形成自己的林纸产业体系,缺乏自制商品浆,优质纤维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原料成本受外部影响较大。
第二是政府的持续推动。近年来,部分纸种新增产能集中投产,造纸行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支持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三是行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虽然中国造纸产量已连续多年实现全球第一,但产业集中度依然不高,目前中国造纸企业约有3000多家,全行业平均规模不足5万吨,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只有一家。很显然,这种规模和结构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第四是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目前,造纸行业普遍存在“四个一样”:设备一样、原料一样、产品一样、市场一样。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冲出重围,就要打破传统,颠覆观念,进行自我创新和改革。
中国新一届政府已确立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给造纸业的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造纸企业必须从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产业转移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技术创新,朝着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化大工业方向发展。
由此可以预见,在近一个时期,调整和转型的推进,将使中国造纸行业洗牌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大批跟不上发展形势的落后企业将被淘汰,一大批中型或大型企业将实现兼并重组,产业整合将持续深入进行。
当前,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新型阅读终端正快速取代传统的报刊杂志,这对新闻纸、铜版纸等文化纸市场需求的打击几乎是致命性的。时代的变革正在让一个传统的纸种萎缩、或许消亡。二十年前我们不会意识到,十年前也不会想到,甚至两年前我们都没有这么迫切的感受。但是今天,这一切已经真切、真实的发生了。因此,我们一定要面对现实,勇于迎接挑战,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在新形势下,转型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三、转型是中国纸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新机会
当前,无论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还是原料、资源的国际化,中国造纸行业都将是全球造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优化配置国际资源,建设与国际一流企业接轨的林浆纸一体化企业;国际纸业巨头也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造纸企业来说,拥有国际视野、全球资源和中国市场,将成为掌握未来、引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中国造纸行业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在转型的形势下,政府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或取消一些审批手续,发展环境将更加开放和包容,政府鼓励造纸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支持中国企业到国外收购林地建设浆厂,支持引进国际优势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
在转型的环境中,行业格局将发生变化,兼并重组将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这也为国外大企业参与中国造纸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转型的要求下,中国造纸企业将进一步寻求技术、装备、管理的国际化,一批新技术改造和升级项目必然启动,这是中国造纸行业继持续投资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太阳纸业是较早开始国际化和“走出去”的中国造纸企业,我们成功引进了世界一流的造纸装备和技术,与世界纸业巨头——美国国际纸业(IP)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在资源战略上,太阳纸业率先走出国门建设原料基地,在老挝建设原料基地和制浆项目,打造完备的东南亚地区原料供应体系。目前,除太阳纸业外,玖龙、理文、中纸等一批大企业也都已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
同样,中国巨大的市场也是国际大企业心仪的宝地,国际纸业、斯道拉恩索、芬欧汇川、福伊特、美卓、安德里茨这些造纸界的国际巨头早已深耕中国多年,并在进一步加强本土化,为中国造纸业注入了更多的国际元素,带来了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成为更多国际大企业进入中国的成功样板。
中国造纸产业也将继续与全球纸业接轨,全面参与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成为全球造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的中国造纸业,也是世界的造纸业;中国的机会,就是世界的机会。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号召,中国造纸企业也在努力追逐着自已的“中国梦”。中国纸业的梦想,也是世界纸业的梦想,更是在座各位企业家共同的梦想!相信在这个以转型升级、并购重组为重要方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中,中国的企业和外国的企业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找到实现自我梦想的新起点。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本文是李洪信先生2013年6月17日在上海召开《第十四届亚洲浆纸业前景展望大会》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