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造纸业,人们总是联想起“污染大户”。中国造纸业究竟怎样才能完成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又该如何走上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呢?
金光纸业探索出一条新路
6月10日,在“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高峰论坛”上,11位官员和专家分别作了精彩演讲,其中优秀企业代表、金东纸业总经理吴省芳和金光集团APP浆林事业部的总经理许昭明分别介绍了在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实践取得的成果和成功经验。
资源、环境问题严峻
2003年,中国的纸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0%和14%,仅次于美国,且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据中国造纸协会及有关专家预测,到2005年,中国纸和纸板的消费量将较2003年增长11%,达到5000万吨,2010年则将高达6800万吨。
2000到2003年中国木浆原料进口量数据显示,这几年木浆进口量以平均每年22%的幅度大幅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中国纸业的产量和消费量。并且在2002年,中国木浆的进口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占总净出口量的20.6%,是第二名德国的1.4倍,是日本的2.2倍。
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院士李忠正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纸的消费水平标志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全球信息化并没有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使纸的消费量下降;事实恰恰相反,世界纸的产量仍以年2%到3%的速度增长,信息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对纸的新品种的需求。
根据中国造纸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原料中木浆的比例将从目前的5%到6%提高到20%,而发达国家的比例都保持在90%。另有一组数据显示,按目前世界木浆净出口量的水平,中国要达到90%这个比例,全球木浆净交易量就要全部提供给中国。
“按目前的发展模式,如果世界木浆供应量今后不大幅增加的话,中国将面临一个可怕的资源枯竭问题。”中国制浆与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振雷指出。
他分析说,目前世界木浆净出口大国中加拿大、瑞典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并将其纳入森林工业,形成了稳定的循环经济模式,木浆产量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而巴西、智利等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将逐步改变原先依靠出口资源换取加工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控制包括木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出口。
同时,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预测,2010年,全球46.4%的工业用材是用于制造纸浆,木浆将成为工业用材最大的需求者。据FAO统计,全球平均每年森林面积减少940万公顷,木材产量也将随之下降。因此,世界木浆净出口量在未来不会有大幅度增长,而且还可能会下降。
据2002年中国环境年报公布的数据表明:纸业的排水量为35.3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总排水量的18.2%,COD排放量287.7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8%,达标排放废水仅占造纸排水总量的53.8%。由此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很好地、甚至没有进行污染治理。 实行“林浆纸一体化”
“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企业负担起造林的责任,自己解决木材原料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产业格局,促进造纸企业永续经营和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
在总结金光集团APP林、浆、纸一体化经验时,金光集团APP浆林事业部总经理许昭明告诉记者,从1994年开始,APP就在中国海南、广西、广东等地大规模造林,实行“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截至2003年底,造林200多万亩,投入林地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今年底将达300万亩以上,并在海南、广东、江苏等地建立大规模苗圃中心,仅海南定安苗圃,年产1亿株组培苗、扦插苗和种子实生苗,可供每年60万亩造林。广西钦州苗圃、云南澜沧苗圃也正在建设中。
他介绍,10年前,APP就开始在中国经营“林浆纸一体化”,到今年年底将达总资产60亿美元,年产400万吨。2003年营业额超过150亿元,营业利润约10亿元,上缴各类税金近10亿元人民币。下属金东纸业、宁波中华纸业荣获2003年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第一、二名。今年底投产的海南浆厂也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浆线。 APP对林业与造纸业的整合,实现了企业内部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整合成一条跨行业的经济循环发展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曹振雷也认为,“林浆纸一体化”营造速生丰产林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国森林的覆盖率,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林业的集约经营和林木的转化效益。
据世界森林资源研究所统计,每公顷松木林或桉木林每年能从大气中吸收9吨二氧化碳,目前,瑞典的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4000万吨,而每年全国因矿物燃烧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仅有1500万吨。通过种植速生林,不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净化空气,防止温室效应,还减轻天然林的压力。
很多人认为速生丰产林虽然有经济效益,但是并不生态。对此,曹振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天然林相比,速生丰产林对生态的贡献当然不如,但是,速生丰产林基本是种植在荒山荒地上的,据估算,每公顷速生丰产林每年从大气中吸收9吨碳,并且还能起到蓄水、防止土壤流失的作用。
传统造纸业,是工业各行业中的污染大户,因为传统造纸业的污染排放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制浆部分,投入的原料和化学药品,大约一半以上成为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和水中,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传统造纸业的发展,以大量地砍伐林木、牺牲森林为代价,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破坏。
造纸业该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APP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省芳在演讲中提出,通过环保投资形成的费用节约和资源再生利用,为金东纸业创造了不小的财富。金东纸业在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探索中,累计投入9亿元经费用于环保设施建设,虽然增加了经营成本,但是,引进的整套先进清洁生产工艺,不仅使得公司的各项排废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节约了污染物治理的费用,而且整个过程资源消耗减少,减轻了生产对资源的压力。
随后,吴省芳又举例说,2003年公司的吨纸耗水量为10.73立方米,仅为国家标准17.9%,按照120万吨/年的纸产量,每年节约用水5912万吨,按工业用水1.2元/吨计,每年可节约7000多万元。并且,对于排放水加以回用,主要用于消防用水、厂区抑尘、道路清洗、绿化草皮、花木灌溉等等。2003年全年共回收75余万吨,相当于减少清水耗用量75余万吨,每年可减少清水生产费用30万元。
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报告中指出,中国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宜地面积在1400万到1500万公顷,相当于1.5个江苏省的面积,每年至少可以提供4200万吨木浆,完全能够充分满足中国纸业今后对木浆原料的需求。
20年前,中国政府就开始倡导“林浆纸一体化”这一循环经济模式.然而,到2003年底,中国已种植的速生丰产林面积不到300万亩,仅占整个速生林规划面积的1.4%,其中金光集团APP就种了200多万亩,占中国速生林地总面积60%以上。剩下的许多企业种植的速生林仅是将其作为观赏林,供领导参观用,真正用于林浆纸一体化发展的微乎其微。
“林浆纸一体化”的根本问题在于“林”,李忠正教授认为,“林浆纸一体化”在中国之所以艰难,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需要解决林业政企不分、税费过重等问题,并且国家要鼓励社会力量办林,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改革资源管理政策。
曹振雷也提出,国家应该从财政专项投资或国债中拨付资金,以贴息和资本金注入方式专项支持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对“林浆纸一体化”大公司、大集团适当放宽条件,鼓励上市,为其创造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能力。(记者 田晓明 实习生 范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