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舀纸坊到祝家兄弟这辈,已经是祖传第三代了。把它归属于我们万州白蜡湾的企业只是因为它是建在生产队地盘上。舀纸坊是干什么的,舀纸坊生产草纸,草纸干什么,很少部分卖给乡里甘蔗糖厂包装红糖和卖给鞭炮厂做鞭炮,绝大部分卖给了乡亲们烧给死去的先人们做纸钱。
舀纸坊离不开竹子和溪水,祝家古老的舀纸坊在盘龙河边,满山遍野的竹子给造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除了要去祝家买草纸,大人们是不准我们孩子到祝家去的,说祝家周围围满了很多鬼啊神的。事实上,我们小孩们总爱去舀纸坊玩,那古老的舀纸程序非常好看。
舀纸坊舀纸的工序十分复杂。每年三四月间,山上新生的竹子尚未完全散开枝桠,砍下来,截成两米左右,剖开成条,削去俗称青篾的外皮,剔除节脑后分层放到池中,每放一层撒上适量的生石灰,灌入清水,浸泡三两个月,以竹片柔软至轻扯即烂为宜,这个过程俗称“泡竹麻”。七月开始洗麻,将已被石灰水泡烂的竹子捞起来,把石灰洗净,再把池子里的石灰水洗干净,放上清水继续浸泡,15天之后捞起洗净再泡,这道工序之后,再过15天捞起竹捆洗净后再用清水泡两天,这时的竹捆已经成了原始的生纸浆。以上这些过程其实是听祝家兄弟叙述的,我们真正记住并看见的舀纸的华彩乐章应该是从把生纸浆捞起舂碾时候开始—
一条水牛拉着大石碾子,它向内的一只眼睛被一块硬纸板遮着。它一天反复在草棚里转圈,祝家兄弟在石碾后边不停地用竹扒翻着里面泡了半年的嫩竹,直到它们要彻底粉碎才停。撒入下面的两口石板做的池子,祝家兄弟用细竹杆在里面狂划几百下才能达到舀纸的要求。
泡好的竹麻在捞起来的过程中清洗干净,沥干再搬到碎料棚捣碎,捣碎的过程全凭人力,将适量竹麻放在一个浅槽中用脚踩,为了支撑身体平衡和用力,在适当位置装一个扶手,双手抓着扶手,双脚用力踩踏,一般一槽竹麻要踩上半天才能达到可使用的碎屑程度,这个过程俗称“踩竹麻”。将踩碎了的竹麻再适量放到槽子中,充分搅拌,再将浮于水面的粒状物捞出来,加入少量滑水(植物油脂或用弥猴桃藤、枞树根等进行泡制)后就可以用帘床舀纸了,加入滑水的目的是使舀出来的纸张更均匀,为了保持效果,滑水一定是边舀纸边加入。
最讲技巧的工序是“舀纸”。舀纸的帘床由帘子和床架组成,帘子放在床架上,在槽子里左右幌动一两次,帘子上就有了纸浆,提出帘床,将帘子翻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上,轻揭帘子,一张舀制的草纸就生产成功了。只是舀纸时用帘子探入纸浆的水中,必须平稳端起,猛地一按,一层竹浆便均匀地粘在一起。系列动作一定要非常娴熟,否则纸张就会厚薄不均,甚至出现残缺,那将大大影响纸张的质量。
最要讲究耐心细致的工序就是揭纸,一定要轻轻地揭,慢慢地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特别讲究手感,否则揭出来的纸不是烂了就是断了。一张一张的湿草纸叠放一起,到一定数量再用滚筒加码子进行榨压,除去水分后就送入烤房烘烤。
房屋右侧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草棚可以住人,右前方也有个独立的小杉皮房,墙壁是竹篾织就的,里面是一个约两米多高用土砖砌成的空心的长方形灶台。只要中间烧火,灶台壁就会变烫,这是用来烘烤草纸的,那就是烤房。在烤房内,祝家兄弟手拿一个条形扫帚,用嘴吹翻湿草纸一角,轻扯带风,扫帚一刷,纸张便贴在了墙上,那娴熟的动作,那飞快的速度,让人眼花缭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