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个倍受争议而制造业又空前发达的地方,常常是制造业大国的一个样本区域,但凡任何有关制造业的风吹草动,总能在东莞找到分析样本的一块区域。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东莞的制造业,十停去了三停,产业工人一年中丧失160万人,但东莞仍然维持着庞大的制造规模。
事实上,2008的危机,只能算是一场急病,来得快,去也快,真正令企业难受的是现在,以及将长期需求不畅的未来很多很多年。简单讲,这一次,是一场慢性病,无法治愈,只能静养。东莞的制造业规模,将会持续缩减。
未来几年的东莞的将会如何?
1、制造业的小微化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这是一个人人都想当老板的时代,制造业的门槛已经变得很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以及技术门槛较低的领域。原先有规模的这种类型的制造业,将难以为继。
2、企业的数量将大幅增长,但制造业的规模将大幅缩小
现在,跟任何一个老板谈未来,没有一个希望把企业做大,最多是想把企业做强,知识产权受到空前重视,产品创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业的小微化将化解供应的矛盾。
3、外资将持续看空中国制造,规模化制造业将持续缩减规模及数量
除了欧美资本的回流,台资及港资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将会大批量倒闭。台资曾经在07年空前地达到60万家(全国),现在只剩35万家左右,未来或许10万,或许5万,台资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港资更不用讲,比台资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时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加上港人较台湾人懒散,所以将来是全军覆没的概念,这里基本不用再谈港资。
外资的撤离带来的是配套企业的大量倒闭,比如合俊玩具的倒闭或者金卧牛的倒闭,都连带拖累数百家供应企业或倒闭或缩减规模。现在在东莞,最便宜的是二手机械,CNC,注塑机,火花机,磨床铣床都是最便宜的时候——要创业来东莞,这个时候是进入门槛最低的时候。
4、出口受阻
事实上东莞制造甚至中国制造,所堆砌出来的出口数据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走了一趟海关,然后得出的数据,真正的国内企业出口量,事实上很有限的,东莞制造中的本土,出口能力十分弱小,甚至不值一提。
5、内需持续扩展,东莞获益不多
企业小微化将压低制造利润,国内工资将持续上涨,消费能力有所增加,因为产品价格的再次下探,将令消费能力提升,所以国内需求会有一定程度上涨,但东莞制造得益不多。比如网购所涉产品,东莞获益的将基本集中在数码产品,但又远远比不上深圳。至少东莞基本没有开发能力。
6、企业转型难上加难,并不占据产品创新领先水平的东莞基本无法突围。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
A、前几天去一个朋友那里,他专收二手设备,意外的发现,他的氩弧焊机堆满了一个仓,足了一百七八十台,都是日立松下林肯及三社,问他怎么搞了那么多,他说现在倒闭的企业太JB多了,收都收不过来,问我要不要,1000块一台,自己拿去修,或者拿两台同型号的去拆机组装一台好的出来,坏的还给他买废铁。
我说你自己拆,变压器也值1000多了,他问谁要,堆在这里要付房租。无语了,原先一台最便宜的松下,也要2.5万,原来三社林肯这些,没三万四万下不来。
B、另一个朋友,专搞法院拍买的整厂设备,上个月收了一个注塑厂42台机,250T的20多台,300T的10几台,200T以下的有几台,350T的有几台,原来这些设备全新要值1300万,拍卖价格100万拿到手,平均一台4万元的价格往外卖,一周之内就处理完——创业的人大把人,原来在注塑厂里当师傅的,租个小门面,可以放三四台机,就开始创业了,所以机台非常好卖。
前几天跟他去看一个港资厂,800多台注塑机,连同原料1500余万元(现价打7折),总共3000万出售,要现钱,他自己没那么大实力,没收,被一群广东佬组合起来收购了。原先这800台注塑机投资超过1.8亿。
C、从前每个镇都有数家用工超过万人的企业,现在基本已经很难见到用工超过万人的企业。僵尸工厂现在也不少。
一个朋友做塑胶原料,前几天被港资客户告知工厂难以为继,所欠145万被要求按3折还款,同样的经销商有300多家,涉及货款4000万元,去到工厂处理,设备已经被法院查封,这个老板还算有良心,没有跑路,积极配合处理后续资产,工人的工资及村委的房租以及政府要收的各种税费是不能拖的,只能坑供应商。
D、用工量持续降低,临时工、暑期工对象用工量加大。原因是定单不稳定。
E、厂房分租的越来越多。
D、房地产继续成为支柱,政府乐此不疲的开始打“三旧”改造的主意,目标对象基本都是工厂,特别是有价值地段的工厂。这在靠近深圳的几个镇尤其明显。腾笼换鸟压根就是个笑话。搞地产能换什么鸟进来,换的只是一些鸟人进来。
F、今年下半年经济有些许回升,但整体来说仍然十分困难。深圳厂往东莞搬迁的多,制造了投资蒸蒸日上的传奇,实际这是深圳房租大幅上升的必然结果,情况更令人担忧。但深圳即便这样仍然较有活力,深圳人才密集,山寨能力强,创新能力也不差,所以仍有活力。但深圳是职业环境最差的一座城市,所有去深圳的人都想着人生的奇迹,所以只要能够捞到机会,立即想着价值最大化,这方面体现在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技术几乎无保密可言。
G、如上所说,东莞的大多数公司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是低端制造,未来公司小微化会进一步阻止创新能力——没有团队组合怎么创新?任何一项产品都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不是一个人坐在屋里想就能够把全部事办明白的。
我同学的企业,173号技术人员,每年光薪水要2400万,七七八八每年要花掉4000万。幸好他的产品已经做到国内一流,年销售额也差不多达到4亿,尚能支撑。小微企业是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去支撑创新的,华为开的价码就算是应届生万元月薪,放到小型企业哪里付得起。
H、创新的另一个风险是职业道德,我的一个朋友,开发一款产品,试验成功之后,开始写专利,等他把专利文件递上去,以为没什么问题了,过两个月去查询,发现与他一模一样的权利要求,产品说明,就是一样的专利文本,而且写都是他自己写的,在国家专利网上被公开了,一下傻眼了。
J、人工成本仍然不断提升。在东莞,现在一个普工,包吃住没有3000,基本上是没人给你干的。加班固然是较长一点时间,但即便每天八小时五天工作制,你不付出2500以上同样没人给你干。身负一点技术的师傅、工位操作工,5000是最基本的。至于管理人员,这不好讲,你工位操作工拿5000,管理人员该拿多少?没8000你管得住这帮人?更重要的是:普工工资肯定还要上涨,这是根本没办法的。
尽管制造业危机重重,但创新产品仍然面临着大的机会。
举几个例子,都发生在身边:
地沟油事件后,我去一个朋友家,他搞工业设计,开一个小工作室,连自己三个人,原来他是一个小家电制造企业的开发部负责人,年龄不大,二十来岁,很擅长做小家电工业设计,地沟油事件之后,他突发非机奇想做这个小型化榨油机,这个产品后来以4500-6000的价格开买,只在淘宝上销,成本大约在900-1200之间,当年销售过万台,老板当年即赚数千万。
另一个案例:超声波清洗在工业领域已经是很烂的一个行业,技术简单,价格更是低廉。但有没有人想过把超声波清洗用于民用领域?一个人想到了,他在深圳,去顺德那边找了几套工模,什么工模呢,就是电饭堡的工模,然后把超声波部件设置在里面,外观是很漂亮的,家电领域嘛,模具都做得一流,目标市场:戴眼境的人和眼境店,最先这样想,取得巨大成功,年销售估计数万,实际成本400元左右
目前,印刷、包装、造纸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消化阶段,新一轮的行业景气迟早会到来,在这个处处有摩擦和痛点的时期,任何的困难和挑战,其本质不在于困难和挑战本身,而在于面对他们的态度。
对行业来说,我们有过高歌猛进,攻城略寨的时候,也遭遇过低谷的状态,这些都是兵家常事,跳出事件本身,真正决定我们的是自己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