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即将正式公布城市发展的环保底线、以及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23日下午,《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首次将环保规划落实到具体空间
23日下午,广州市政府组织召开《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 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邀请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社科院等一批国内环境保护相关行业的顶级专家以及广州市政府、广东省环保厅、广州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专家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论证。专家组认为,《规划》系统分析了广州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广州市全局的角度制定了环境与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指标,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提出了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资源环境承载调控、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战略,制定了产业环境政策,为广州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构筑生态环境安全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他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编制具有示范与借鉴意义。
据了解,广州是全国首批开展环境总体规划试点的城市之一,是首批试点城市中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据介绍,《规划》由广州市会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组成的高水平技术团队精心打造,首次在空间层面对环境工作作出总体安排。首次将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到具体空间层面,实现了城市环境规划向空间规划的转型,同时在环境空间管控的理念与技术方法上作出了重要创新,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亮出环保底线划定生态红线
广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划率先提出城市发展的“环保底线”。《规划》着眼于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底层的、格局性的、战略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从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方面提出了广州城市发展在规模、布局、方式等方面的控制性和引导性要求,作为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据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红线区内实施严格的生态用地性质管制,“不能越雷池一步”,确保各类生态用地性质不转换、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原则上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教学研究需要外,禁止规模化城镇建设、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红线的划定对广州生态保护具有重大意义。”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规划》将环境保护工作与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编制过程考虑与广州现阶段“三规合一”工作成果以及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等工作的协调、衔接,融入全市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