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政协委员: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
 
http://www.paper.com.cn  2016-03-10 人民政协网

  “电子产品再丰富,再日新月异,纸媒也是不会消亡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谈到,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的,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何香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现在青少年读书大部分是电子书,通过纸媒阅读的很少,“前些年坐地铁,会看到青年人每人拿着一张报纸在看,现在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对这一发现,何香久略感失落,“我们国家是有阅读传统的,但现在国人读书量在锐减。”何香久这几年一直在做公共阅读的调查,他调查发现其实真实数据更不乐观。

  他打趣说道:“我们中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一年只读半本书和一年读60本书的人能聊天吗?能‘气自华’吗?肯定做不到。”对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民阅读”,何香久印象深刻,“他是第二次提‘全民阅读’,把我们公众的文化接收看成一个国家战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何香久看来,全社会要形成读书的风气,“这是人格养成的必要过程。”

  要形成全社会读书的风气,何香久认为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他以近两年的调研发现为例指出,很多农家书屋配置的书都是一样的,“山东的书有种水稻的,湖北、海南的书有种高粱的”。何香久分析称,国家拿出几百亿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但是真正享受的主体却是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有没有能力享受呢?”何香久反问道,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到城市打工了,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红利;财政部投入的几百个亿他们也享受不到,“所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城市和农村文化享受的边缘人。”

  基于此,何香久认为,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2.6亿农民工,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文化红利。何香久介绍说,他曾问过一些农民工,每年看几本书,“出来打工10年的农民工告诉我10年没看过一本书。”何香久2015年开始着力筹建第一家农民工图书馆,预计2016年可以向农民工开放,“我先调查他们需要哪方面的书,除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外,还要做引导。”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谩骂、诬蔑、诽谤!
 
用户名   匿名发出 
  相关新闻  
  ·政协委员:电子书是取代不了纸质书籍  ·纸质书或将再迎黄金十年
  ·纸质书顽强逆势增长 文化纸复兴的春天来了吗  ·电子书取代纸质书为时尚早
  ·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纸质书4.56本  ·李克强总理:纸质书永远会有市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