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怎么走?在山东泰安、临沂两市圆满完成了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后,山东给出了答案:将现有155处国有林场全部“转正”为事业单位,到2017年12月底,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
22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在谈到《山东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时表示,该省将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通过多措并举,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明显增加,森林质量有效提升;通过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通过定性定编,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林场管理新体制,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国有林场发展活力有较大提高。
刘均刚说,此次山东林业改革内容主要有,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将同一行政区域内规模过小、分布零散的林场重组整合为较大林场;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
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亓文辉也在当日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改革将不仅要把国有林场职工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及事业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还将把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政府建设计划,使国有林场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搞好资源培育和管护。
山东省现有国有林场155处,其中生态公益型林场150处,混合经营型林场5处,干部职工达12984人,目前全额拔款的有68处,差额拔款40处,自收自支47处。长期一段时间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情况下,山东国有林场采用“以短养长、以副养主、多种经营”的办法。由于根本不具备短、副和经营的条件,致使多数国有林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