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纸业刘勇峰,平凡中见证非凡 刘勇峰,1970年3月出生,现任青山纸业制浆分厂连蒸工段工段长,中共党员。主要负责连蒸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和设备管理工作。 从进厂的那天开始,刘勇峰就秉承父辈爱厂敬业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的从基本操作学起,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着操作要点,对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本着工匠精神的思想理念,刻苦钻研,技术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并多次被公司授予“生产技术能手”、“安全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因此早在1995年就被分厂选拔为制浆分厂连蒸工段丙班班长。 ▲刘勇峰 探索研究,攻克难题 连蒸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从瑞典首次引进的系统,是采用一条集蒸煮、洗涤、筛选为一体的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与传统的国内立锅蒸煮和浆料洗选有所不同,它的操作难度高,掌握的技术节点和设备运行原理也相对多,很多的关键技术都要靠自身不断地摸索并加以总结,才能做好这项任务。在连蒸建成投产试运行期间,刘勇峰利用和外国专家在一起开、停机的机会,努力学习掌握他们的一些操作技术和处理故障的方法。 在试生产的头几年里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例如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出现过产浆量偏低,而各项消耗指标却持续走高的现象。这一问题如果迟迟没有解决,将直接影响公司生产,造成各项生产指标无法完成。 领导多次协商安排,并组织刘勇峰作为工段生产技术骨干,积极配合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同解决。刘勇峰一接触这一难题,立马查找原因,经过反复的思索,多次对现场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排查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是木片在振动仓中形成了架桥,从而影响了木片喂入量,也就直接导致了低产量高消耗等问题。原因找到了,如何解决才是关键,刘勇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方法,得到大家的支持,也被分厂予以采纳。 实践证明,他的方法行之有效,让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消耗指标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根据振动仓木片架桥形成的原因及如何更好地避免架桥状况的发生,他还提出了定期检查制度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木片喂入量保持正常的方案。 随着工作能力的持续增强和班组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2015年7月他被分厂提拔为制浆分厂连蒸工段长。 在2017年公司开展的“查主体设备隐患、抓维修保养、促安全生产”主题活动中,刘勇峰通过认真巡检发现了蒸煮器底部壳体和地面连接处有一个不起眼的黑液流痕,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沿着蒸煮器底部逐层往上排查,终于在离地面40米处蒸煮器保温层的缝隙中发现了蒸煮器的锅体存有细微裂纹,并及时汇报给分厂领导。 在公司相关领导和分厂领导共同沟通协商后,制定了停机检修计划,及时修补了裂纹,消除了设备的隐患,避免了一场重大损害,保证设备良好运转。公司安办及分厂领导也对此给予表彰与奖励。 主动出击,精益求精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勇峰积极参加分厂技改技措项目。在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公司的“五小”活动中,他积极参与连蒸节子浆回收项目的立项及后期调试工作,并荣获一等奖。 在连蒸蒸煮区域地沟泵改造及筛选区域排渣管改造等环保项目实施工作中,他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对操作执行情况加以督促管理。在他和工段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连蒸系统蒸煮区域基本达到了清洁排放。 1997年公司根据浆板质量情况对连蒸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设备运行模式有了较大改观,刘勇峰熟练地掌握了设备操作和故障处理方法,做到对新的工艺运行流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生产过程中,刘勇峰细心观察到二段压力筛尾渣中砂石较多,这对二段压力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设备磨损加快。因此他向分厂领导提议,要在原有的流程上增加除砂器,并及时对压力筛进行排渣和除砂。这样一来,纤维束的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也延长了压力筛的使用寿命。 针对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的要求,公司领导经过研究后决定,要在脱水机的尾槽内加入双氧水来提高浆的白度。但由于是首次接触双氧水漂白,对于生产过程中浆的硬度、浆料浓度、洗净度、水的温度和脱水机尾槽水的加入量都需要有所把控,这就要求工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认真的执行。 刘勇峰通过一段时间对生产的仔细观察,建议在脱水机尾槽位置加装稀释水流量计,一来可以精确地控制稀释水的加入量,二来可以保证浆料浓度稳定,并对化验出来的白度还能进行再跟踪。 刘勇峰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新时代征程中,他秉承着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始终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在平凡中见证着非凡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