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业就要心无旁骛。我30多年就做一件事,那就是造纸。这是仙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敏良出生于浙江东阳的落鹤山下,十几岁就学造纸。从1985年中专毕业到造纸厂参加工作,他这辈子都在和“纸”打交道,同行和朋友都称呼他“纸先生”。我信奉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从进厂当小工那一天起,跟着师傅们认真学习,熟悉、掌握造纸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可以自豪地说,在没有创业的时候我是一个优秀的造纸工人。往事历历在目,从一个造纸厂的小工,到创办仙鹤,再到带领仙鹤成功上市,我奋斗了30余年,仿佛都在弹指一挥间。回忆往事,王敏良感慨良多。 1995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第三年,全国各地的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王敏良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与其兄长筹资一百万元,辗转到义乌市租赁了两条闲置的造纸生产线,办起了义乌市复合原纸厂,生产白纸。经过两年的开拓和积累,王氏家族决定自己投资创业。兄妹几人进行了多方面考察,最终选址落户在具有丰富水资源和造纸基础的衢江,于1997年创办了衢州仙鹤纸业有限公司。2001年又成立了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并开始建设二期工程。 多年来,公司以烟草行业、家居装饰、食品与医疗包装等特种纸产品的研发制造为核心,积极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以“浙江制造”为标准,迈向“中国制造”,全力打造特种纸第一品牌。 立足国内稳扎稳打的同时,仙鹤也在不断寻求国际合作。2004年,与德国夏特装饰纸股份公司合资成立浙江夏王纸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高档装饰原纸,陆续建成年产18万吨4条原纸生产线。至2018年底,夏王的KDPM4投入生产。届时,夏王将成为国际上装饰原纸行业最大的生产基地。 截至2017年末,仙鹤已建成各类纸机生产线35条,涂布、超压生产线20多条,特种纸及纸制品年生产能力超60万吨。并且通过派生投资等方式成立了多家公司,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纸生产企业之一。 仙鹤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自身努力,最应该感谢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光。 “我必须感谢这个时代”这是王敏良多个场合讲过的话。他告诉记者:从最初承包工厂,到集全家族之力走上创业之路,赚到第一桶金,再到1997年创办仙鹤,以及仙鹤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改革大潮的推动,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国家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也离不开浙江良好的经商环境。 造纸是一个高耗能产业,造纸的生产线需24小时不间断运转,停转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产能和企业效益,所以造纸厂对用电可靠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王敏良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因为能源电力问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事发生过,哪怕是十多年前长时间的电力供应紧张时期。他清楚的记得那时候全国都在喊缺煤缺电,报纸电视上经常有大家“轮流用电”的新闻。公司动力科的同事一开始很焦虑,经常愁眉苦脸,怕限电拖了后腿。但事实证明,供电企业的工作确实很到位,供电员工三天两头往厂子里跑,了解生产情况、用电需求,制订详细的用电计划,帮公司排忧解难。 目前,仙鹤股份的电费支出超过1.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但公司并没有受到用电束缚。2017年,在衢州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公司的专用变电站——110千伏仙鹤变电站投运了。王敏良告诉记者,供电公司在规划调整、方案设计,甚至施工过程中,都安排客户经理全程跟踪周到服务,确保了项目快速推进,让公司的新增生产线可以早投产。 仙鹤变电站投运后,公司向供电公司提出缺少高水平电气技术人员的问题。现在仙鹤的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成倍增加,新设备的运维要求与参差不齐的运维管理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问题提出没过多久,供电公司就提供了一个叫“智慧电务”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 供电公司提出,双方在设备代运维、节能降耗、云监测等方面开展合作,公司将仙鹤三座变电站的68个间隔全部交由“智慧电务”来打理。这一下,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公司少了一块心病。 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王敏良坦言,这几年才是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从2012年开始,特种纸行业的成熟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不再增长,似乎已经触顶行业的天花板,这让他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 “就好像高中毕业去读大学,不长个只能长智力了。”企业发展从量的积累步入质的提升,王敏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面对当下的困境,他说,只有不断创新,另辟蹊径,才能有所突破。 现如今,公司已经找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优化产业布局、拉长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进一步开辟新的蓝海市场,努力达成把仙鹤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纸基功能型新材料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到“十三五”末,实现100万吨高档特种纸产量、100亿产值的“双百目标”。 2018年4月20日上市,公司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的华丽转变。8月25日,仙鹤股份发布了其上市以来首份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长52.82%;扣非后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87%。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