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的夹江县凭借着高超的竹纸制作技艺,自古以来就有着中国书画纸之乡的美誉。且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早在2006年竹纸制作技艺就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遗憾的是,如今它正面临着消失的命运。夹江县马村的石大爷就是竹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苦于手艺后继无人,无奈之情时常萦绕心头。 夹江的“竹料手工造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到了宋代飞速发展,明清时期开始越发鼎盛。清朝时,夹江竹纸不仅供宫廷使用,也广泛用于科举考试用纸,可见夹江的造纸技艺之高超。 夹江竹纸用料讲究,是以嫩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成品赞誉很高,许多人赞其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可见夹江竹纸的质量不仅高,也饱受大众喜爱,夹江竹纸能有这么高的赞誉与夹江竹纸复杂的制作过程以及造纸者的用心制作息息相关。 夹江县的竹纸制作技艺同《天工开物》所记载的相符合,共有15道环节,72道工序,可以说它是我国传统工艺的完整流传,其中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然而到如今,由于人们对这些纸的需求锐减,加上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冲击等因素影响之下,夹江竹纸的市场正在一步步缩小。不仅如此,掌握夹江手工造纸技术的人也在慢慢减少。 虽然社会开始越来越智能化了是可喜的一件事,许多工作我们都可以用机器替代完成,但是这也对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如今夹江的竹纸手工造纸技艺同其他传统手艺一样都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夹江县马村如今只有两家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有作坊,生产制作国画宣纸。马村的石大爷日日望着家里祖辈传下来的作坊,心中有着万般无奈与不舍。虽然一直未找到愿意传承手工造纸这门技艺的人,但是石大爷也不曾放弃过这门手艺,他倔强的说他会坚持到自己真的干不动了的那一天。 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承载的是祖辈世世代代留下来的记忆,更是因为石大爷他不愿意看到这门技艺会就此失传了,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守着这门技艺,他深切的希望这门技艺可以得到传承,希望这门技艺可以一直展现它的风采。 虽然十分感谢现代技术的发展,但是也因为现代技术的发达,让许多传统手艺面临着失传的窘境。尽管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许多人对此还是十分陌生的,马村石大爷的无奈也是许多传统手艺者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