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起,芬兰启动了位于南塞马湖(Saimaa)和沃克西(Vuoksi)地区的渔业监测计划,至今仍在持续。该计划致力于收集工业区域与非工业区域鱼类种群结构及捕捞活动的相关数据,重点关注白鲑鱼、白鱼和小龙虾等关键物种。目前,2022-2026年的新计划已正式获批。监测手段涵盖实验拖网、围网和电捕鱼,同时通过实验诱捕来监测小龙虾的数量。 实验拖网捕捞:渔业监测的关键环节 2024年秋季,芬林芬宝约策诺 (Joutseno) 工厂海岸附近开展了3次实验性拖网捕捞。为确保不同年份监测结果的可比性,这些拖网捕鱼活动均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相同方式进行。 此次实验性拖网捕捞由塞马渔业企业家帕沃·托勒宁 (Paavo Törrönen) 和马尔库·托勒宁 (Markku Törrönen) 负责管理,渔业研究则由当地鱼类和水生研究员阿诺·卡雷尔斯(Aarno Karels)执行,约策诺木浆厂开发经理蒂亚·菲内尔 (Tiia Finér) 也参与其中。在拖网捕捞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渔网提起,收集渔获物,按鱼种分类、称重,并分别采集白鲑鱼幼鱼和白鲑鱼的代表性样本。从这些样本中测量长度,并依据鳞片确定年龄。今年的监测计划包括了收集白鲑、白鱼、鲈鱼和梭子鱼等鱼种,用于进一步研究其气味、口感和污染物含量。 拖网捕捞实验结果 在卡特基萨里地区附近的首次拖网捕捞中,共捕获37公斤鱼,主要为白鲑鱼,还伴有一些白鱼。 第二次拖网在普尔平塞尔卡地区进行,捕获14公斤渔获物,包括白鲑鱼、一些鲈鱼和一条鳟鱼。 第三次拖网在洪卡拉赫蒂地区开展,渔获量相对较少,主要为鲈鱼。 
根据2023年的拖网实验结果,白鲑鱼在南塞马湖鱼类种类中占比高达90%。马尔库和帕沃指出,南塞马湖水系统状况良好,且近年来持续改善。渔业实验拖网捕捞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多年来,偏好富营养化水域的鱼类(如鳊鱼、鲈鱼和胡瓜鱼)比例有所下降,而白鲑鱼的数量则不断强化并增长。 持续践行环境福祉承诺 进行渔业监测是芬林芬宝对保障环境福祉更广泛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环境监测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体状况,保护鱼类种群。除自身开展排放监测外,约策诺木浆厂还资助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蒂亚·菲内尔总结道:“我们衷心感谢合作伙伴和当地社区的贡献,并将继续携手共进,一起努力于打造更洁净的环境,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