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形势严峻,又喜又忧”。
1998年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2780万,连续6年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日本),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年增长率10.1%,产品质量和档次有显著提高,产品品种600多种,基本上可满足各方面需要。随着新闻出版、书刊印刷、商品包装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纸张消费需求旺盛,1998年全国纸和纸板总消费量达3400万t,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已超过日本)。但是,国内目前生产量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进口纸和纸板数量逐年增加, 1998年为577.2万t,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8%,进口产品主要是以木浆为原料的高档产品。我国纸张出口量很少,1998年为29. 57万、,仅占全国总生产量的1.05%,出口产品主要是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一些特殊纸品。在目前国内商品市场普遍处于过剩的状态下,我国造纸工业是少有的消费量增长大于生产量的一个行业,所以,我国的造纸工业将是21世纪的“朝阳工业”。
我国造纸工业的高速增长,长期是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取得的。因为在90年代以前,国内纸业市场一直是被短缺所困扰,为了消除短缺,增加供给,其发展目标都把追求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作为重点,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是必要的。但当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商品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我国造纸工业结构上的问题和弊端明显暴露出来,产需不平衡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愈来愈不适应。集中表现为原料结构中木浆比重小,企业规模小,高档纸品生产能力小,而对环境污染大,长期以来,由于原料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企业的装备水平还相当落后,致使不少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生产的低档产品造成积压滞销,加上工厂管理水平下滑,消耗大,成本高,产品的价格也处于劣势。
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纸业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由严重短缺转向为相对过剩,生产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也就出现了新变化。生产增长从高速增长逐渐减缓;产品结构导致过剩与短缺并存,又在国际纸业市场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国内产品供大于求,加剧了市场竞争,抑制了纸价,甚至降价推销;国内部分生产能力闲置或淘汰;在需求约束下,市场竞争加速了企业的分化和改组;不少企业是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我国整个造纸行业可以说目前是徘徊于低谷。
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前景,任重道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纸和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差距愈来愈大,经测算,纸和纸板消费总量到2000年将达到3600-3800万t,到2010年可能到6000-7000万t。可是,限于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是因为建设资金不足和受原料资源制约,最近初步建议,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指标是:2000年3000万t,2010年5600万t,2015年才7000万t。供需间不平衡将非常突出。
为解决国内市场对纸张不断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对高档纸品的需求,必须加快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是,造纸工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不论是新增生产能力,还是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都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近年来,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没有10亿、20亿甚至几十个亿不行。按照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规划测算,未来15年所需投资将在6000一7000亿元,平均每年需投资400-500亿元。如何解决资金,将是关系发展计划能否落实的首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