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结束了! 但纸包装业的水深火热状态还没有结束! 市场依然低迷,有些细分包装领域甚至是没有一丝活气。无论是做出口转厂订单,还是做内销订单,都萎缩得厉害。 展望未来,居民消费本来已经被房贷、医疗、教育、养老压得死死的,又被疯狂开动的铁公基吃掉了巨大的一块。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显得愈发波谲云诡,越来越多的人原本乐观的预期逐渐转凉,从节节下滑的民企投资可见一斑。 需求侧水位下降,原纸供大于求纸厂失定价权 过去的4个月,受到出口订单提前透支、内需持续低迷的影响,包括原纸、膜材、马口铁和铝材在内的包装材料需求均出现了同比减少,欲涨还跌的被动局面。 展望刚刚开始的5月份,外单向外转移的步伐似乎并没能停止,而内需的情况也一点不令人乐观。一方面极少数人在国内的消费已经到了极限,不得不大把花钱到国外消费,甚至不惜为了送女儿进斯坦福豪掷650万美金。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被房贷、医疗、教育、养老等新四座大山压在身下,还特么眼睁睁地看着收入在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最正能量的企业老板,也意识到了未来的订单危机,于是坚定了原材料长期供过于求的判断,绝不会囤纸待涨。事实上,由于大多数包装厂订单持续萎缩,其安全存仓量也一降再降,令上游造纸行业更加被动。供给侧在扩大,需求侧却萎缩,纸厂已经彻底失去定价权。 谜一样的需求侧,不友好的铁公基 通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需求为导向而非以供给为导向的。而需求导向,首先是消费。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的主体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从2008-2014年,属于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包装业内需订单最为火爆的时期。但从2015年开始,总体上隶属政府消费的房地产和铁公基持续火爆,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从2016年开始,包括原纸在内的包装材料需求持续下滑。 审视当前的居民消费,情况颇不乐观。需求截至2018年末,我国居民负债率达到53.2%,比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接近部分发达国家水平,但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仍然需依靠自身储蓄养老,我国目前的负债水平上偏高的,甚至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一组数据也对包装业极为不利。自2012年以来,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就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中,但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于以教育、医疗、文化、金融中介等不包含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服务性消费增速显著上升,2018年,服务型消费约增长35%,比2017年的9%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与教育、文化支出在过去5年分别累计增长80%、50%,远高于同期整体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支出中占比越来越大,大大抑制了社会零售总额,导致消费电子、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行业均出现需求下滑。 5月纸价走势如何,不用猜也知道 从2018年纸厂涨价函雪花纷飞但纸价节节下滑可以看出,任何脱离需求基本面的涨价都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调整时期,市场的决定权牢牢地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举一个鲜活的例证,4月份国家降税3%后,无论是材料商,中间加工商,还是终端品牌商,都未能留住这3个点的优惠,最终通过零售终端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由此可见,在现行的需求状况下,在国家宏观政策未进行大转向的情况下,厂家想要涨价无疑是痴人说梦。 再看看中国的纸包装产业,材料商一方面继续低价血拼力保出货,另一方面则利外废垄断优势抬高废纸价格,以增加对中小纸厂的挤出效应;二级纸板厂亏损面持续扩大,2017年的芸花一现给行业挖下一个大坑,大洗牌已经开始;二级纸箱厂与三级纸箱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来自客户的降价施压和低价竞争已不堪重荷,而订单的持续萎缩才真正令人绝望。 对于众多包装人士来说,现在最期待的是市场回暖。那么,如何判断市场可能回暖呢? 在小编看来,若出现以下几点特征,市场大概率回暖: 1、国家作出类似1998年那样的宏观政策调整,停止业已过剩的铁公基投资; 2、政府消费减少,转而将大量财富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 3、中国再次展现出扩大开放的决心,与美国达成协议,大量民企和外企投资禁区被打开; 4、国家在人民币汇率,M2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向市场放出通胀预期。
|